忆昔河梁欲别时,魂销春草咏君诗。
风尘墨绶思何补,山水朱弦负所知。
吴下吕蒙惊见异,洛中张翰惜归迟。
巡檐正值梅堪索,乘兴奚囊好复随。
答郑介繁二首
忆昔河梁欲别时,魂销春草咏君诗。
风尘墨绶思何补,山水朱弦负所知。
吴下吕蒙惊见异,洛中张翰惜归迟。
巡檐正值梅堪索,乘兴奚囊好复随。
注释:
- 忆昔河梁:回忆起过去在河边的桥上与朋友分别的场景。
- 魂销春草咏君诗:形容诗人因思念而魂牵梦萦,无法自拔地吟咏着你的诗篇,仿佛春天里的草都为之动容。
- 风尘墨绶:形容诗人身处官场,身披文官的服饰,但内心却充满对仕途的厌倦和无奈(风尘指仕途的纷扰,墨绶即文官的印章)。
- 山水朱弦负所知:形容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山水指自然的美景,朱弦喻指琴,负知者为有志之士)。
- 吴下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吕蒙。
- 洛中张翰:东汉末年名士张翰,曾在洛阳作赋怀念家乡的美味佳肴。
- 巡檐:站在屋檐下(巡意为行走、巡视)。
- 梅堪索:梅花盛开的季节正好可以观赏(堪为适宜之意)。
- 乘兴:趁着兴致勃勃的时候,好复随:随意携带着(好复为随意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感怀与不舍。全诗以“忆昔”开头,回顾了与友人在河梁相别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悲痛和失落。接着,诗人用“魂销春草咏君诗”来描绘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仿佛春草都在为诗人哀悼。然后,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仕途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于山水和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以自己在吴下吕蒙和洛中张翰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表示自己虽然身居官场,但仍然心系山水之情,希望在梅花盛开的季节能够随意携带着心情去欣赏。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