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蓬天外忆罗浮,客路风霜感百忧。
孤鹤唳穷千里月,断鸿声彻九江秋。
时情漫道同云薄,往事都教付水流。
悬榻自知惭仲举,可能徐孺共淹留。

《答罗茂才兼送南归》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诗句原文
    萍蓬天外忆罗浮,客路风霜感百忧。
    孤鹤唳穷千里月,断鸿声彻九江秋。
    时情漫道同云薄,往事都教付水流。
    悬榻自知惭仲举,可能徐孺共淹留。

  2. 诗句翻译

  • 萍蓬天外忆罗浮:在天边飘泊的回忆着罗浮山,象征着远离故土。
  • 客路风霜感百忧:在旅途上感受到风雨和忧愁,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内心的不安。
  • 孤鹤唳穷千里月:一只孤独的鹤在万里月光下哀鸣,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
  • 断鸿声彻九江秋:断线的鸿雁声声传响在秋天的九江,描绘了一幅秋日长江边的凄凉画面。
  • 时情漫道同云薄:有时人们觉得情感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轻薄,暗示着感情的不稳定。
  • 往事都教付水流:所有的过去都像水流一样消逝,表达出一种无常和无法挽留的感觉。
  • 悬榻自知惭仲举:坐在高悬的床上,自知不如古代贤者,自愧不如古人。
  • 可能徐孺共淹留:也许可以像徐孺那样与朋友共同留下,留下美好的回忆。
  1.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通过描绘孤鹤、断鸿等元素,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思念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答罗茂才兼送南归》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明代诗歌的风采,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的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