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峦幽窕树扶疏,中有高人自结庐。
地僻了无关势利,身闲端合混樵渔。
鸿冥独振云逵羽,龙卧偏宜水竹居。
莫笑刘郎仙洞远,青苔白石岂全虚。
【注释】
刘氏:指刘禹锡。真隐园:隐居的园林。
岩峦(lán luán):山势高峻的岩石。幽窕(yōu tiǎo):幽深、秀丽。扶疏,树木茂盛的样子。
高人:隐居的人。
地僻(bì):地方偏僻。关:涉及。势力、利益。
身闲:身体闲适、自在。端:恰好、适当。
鸿冥独振云逵羽,龙卧偏宜水竹居:大雁在天空中飞翔,只有翅膀上的羽毛才能被看见;蛟龙盘卧于水中,只在水中的蛟鳞才显得突出。这里用以比喻隐居之人。
莫笑:不要说。刘郎:指刘禹锡,他曾经自号为“浪得天子”的刘郎。仙洞: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指仙人隐居之所。青苔白石岂全虚:难道只有青苔和白石才是真正存在的东西吗?
【赏析】
《刘氏真隐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真隐园”为主题,通过描写园中的景致以及其中隐居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真隐园的自然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岩峦幽窕树扶疏”,通过对山峦、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幽窕”和“扶疏”都是形容词,分别用来形容山峦的高低起伏和树木的茂盛程度,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二句“中有高人自结庐”,直接点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隐居之人。这里的“高人”是对隐居之人的尊称,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赞赏。而“自结庐”则暗示了这些隐居之人选择自己建屋、自己生活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地僻了无关势利,身闲端合混樵渔”,进一步描绘了真隐园的环境特点。由于地处偏僻,远离世俗纷扰,所以这里的隐居之人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外界干扰。而他们与樵夫、渔夫一样,都是普通人,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这也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特点之一——简朴、清贫。
第四句“鸿冥独振云逵羽,龙卧偏宜水竹居”,通过对比来强调隐居之人的生活环境。这里用“鸿冥”和“龙卧”两个意象来形象地描绘隐居之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如同大雁在空中翱翔,只有翅膀上的羽毛才能被看见;又如同蛟龙盘卧在水底,只有水中的鳞片才显得突出。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隐居之人的生活状态,还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最后一句“莫笑刘郎仙洞远,青苔白石岂全虚”,则以一种反问的方式来结束全诗。这里用“莫笑”一词来表明隐居之人并不是真的生活在仙洞里,而是在普通的真隐园中。而“青苔白石岂全虚”则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真实存在。虽然身处偏僻之地,但这里的山水草木、石头青苔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平时忽略了它们而已。
整首诗通过描写真隐园的自然美景以及其中的隐逸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