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日暮迥生凉,雨浥池头绿正芳。
道路驱驰过叱拨,尘埃洗濯拂干将。
公馀授简诗怀壮,醉后披襟语意长。
词客几能经僻地,林园此夕有辉光。
【注释】
①介繁:即“介甫”,苏轼字。②小集:指诗人与友人的聚会。③波闲亭:在杭州西湖孤山下,苏东坡曾建此亭。④次和二首:指作者《次韵王巩》诗和《次韵钱穆父》二首。
【译文】
孤亭在日暮时显得格外清凉,雨点沾湿了池边的绿草。
道路驱驰经过叱拨山,尘埃被洗刷干净,拂去干将宝剑上的污垢。
公余授简吟咏抒发壮怀,醉后披襟长谈,语意深长。
词客几能经僻地,林园在此夕有辉光。
【赏析】
《和王巩次韵一首》,这首诗是苏轼与好友王巩在杭州西湖畔的波闲亭相聚时的即兴之作。王巩(约公元1036—1102年),字定国,北宋眉州眉山县人,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苏轼对朋友的情谊深厚,王巩也是他的朋友,所以二人经常一起游历山水以消忧解闷。王巩曾为杭州刺史,苏轼任杭州太守时,二人经常在一起游历。此篇即是苏轼与王巩在西湖边相会,共赏美景,畅叙友情的作品。
第一、二句写景抒情:孤亭在日暮时分显得格外清凉,雨点沾湿了池边的绿草。这是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使人产生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小”字,表现了苏轼对好友的思念之情。第三、四句写旅途之艰险与艰辛;道路驱驰经过叱拨山,尘埃被洗刷干净,拂去干将宝剑上的污垢。“公余”两句写自己闲暇之余与王巩共同吟咏诗歌,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而“醉后”两句则是说在酒醉之后与王巩畅谈人生哲理,语意深远且富有哲理性。“词客”一句是说自己与王巩都是词人,都擅长创作诗词歌赋。最后两句写林园景色之美:词客几能经僻地,林园在此夕有辉光。“词客”一词出自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来,人们就用“词客”来比喻那些能够写出好诗好词的人。“僻地”是指荒凉偏僻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住所。“辉光”一词出自唐代杜甫《佳人》一诗中的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辉光”一词在这里指的是美好的景色,也可以说是美丽的园林。
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优美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