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冥冥有夜光,为谁阒寂照茅堂。
风飘凌乱明难灭,露下沾濡彩亦扬。
飞盖苑中星并耀,临书幌里漏偏长。
了无烟焰生炎烈,点点清辉照晚凉。
【注释】:
- “冥冥”指夜色深沉。
- “为谁”即“为谁而”。“阒寂”寂静无声。
- “风飘凌乱”形容风吹动的草木、树叶杂乱无章。
- “明难灭”指月亮虽明亮但却难以看见,暗合了“明月不照沟水清”的意思。
- “沾濡”指露水沾湿了花瓣。
- “苑中”、“临书幌”都代指宫廷,因为古代宫闱多植花木,故有此说。
- “漏偏长”指漏壶中的水偏多,时间过晚。
- “烟焰生炎烈”意指火焰腾起并发出炽热的光芒。
- “点点清辉”意指星星点点的月光照亮了大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向往。
首句“野色冥冥有夜光”,描绘的是夜晚降临后,大自然被月光染成淡淡的蓝色,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感觉。“冥冥”一词,用来形容夜色深沉,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为谁阒寂照茅堂”则是在问:这美丽的月光照在茅草屋上,究竟是为了谁?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月亮、风、露等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风飘凌乱明难灭”,描绘了一阵风过后,月光被吹散了,但那明亮的月光仍然无法消失,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夜晚。“露下沾濡彩亦扬”,描绘了露水沾湿了花瓣上的露珠,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美丽。
最后两句,“飞盖苑中星并耀,临书幌里漏偏长”,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月光的美丽。“飞盖苑中星并耀”形容月亮高悬在夜空中,与星星一起闪烁,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临书幌里漏偏长”则形象地描绘了书房里的窗户被月光照射得长长的,仿佛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全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月夜之中,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抒发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展现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