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烟光泛蕙兰,更开一鉴水云宽。
山阴故事堪修褉,千载风流此并看。
注释:
飞云洞景十二首(选一)
云洞藏春
漠漠烟光泛蕙兰,更开一鉴水云宽。
山阴故事堪修褉,千载风流此并看。
译文:
漠漠的烟光映照着蕙兰,更添一池水的波光。
山阴旧事可以修补船桨,千载风流在此共赏。
漠漠烟光泛蕙兰,更开一鉴水云宽。
山阴故事堪修褉,千载风流此并看。
注释:
飞云洞景十二首(选一)
云洞藏春
漠漠烟光泛蕙兰,更开一鉴水云宽。
山阴故事堪修褉,千载风流此并看。
译文:
漠漠的烟光映照着蕙兰,更添一池水的波光。
山阴旧事可以修补船桨,千载风流在此共赏。
《回车巷世传蔺相如避廉颇处》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首句“国事艰危里”: - 这句诗以简洁的四字开篇,直接点明了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险,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壮的基调。在国家存亡的关头,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关切。 2. 次句“君心属望初”: - 这句诗描绘了国君(可能指君主或领导)对国家的前途抱有一线希望,但这种希望还显得非常渺茫
《土酋四首有引 其二》是明朝诗人卢龙云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俯仰追前事,令人恨里隆:回顾过去的事情,让人感到无比的悔恨。 - 青衿还丧气,赤燧有何功:那些曾经满怀希望的年轻人现在却失去了信心,而赤燧(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又有什么功劳呢? - 单骑颜偏壮,群谋见略同
邑中槐树 元非王相宅,庭下亦三槐。 嫩绿盈春榭,繁阴覆夏台。 政闲喧自息,吏散鸟堪来。 阴德差无忝,他时莫浪猜。 注释: 1. 元非王相宅:意为并非是贵族或高官的府邸。 2. 庭下亦三槐:庭院下也有三株槐树。 3. 嫩绿盈春榭:春天的时候,嫩绿的槐叶充满了春日的庭院。 4. 繁阴覆夏台:夏天的时候,茂密的槐荫覆盖了夏日的凉台。 5. 政闲喧自息:当政事不忙碌时,喧闹声自然会减少。 6.
译文: 我族与朝廷非亲,只空言依附大汉朝。 冲锋陷阵的勇将能有几人?授以兵权的人真是无双。 只能追杀骄横的敌人,谁让我杀降俘之人? 哀哀的巷哭传来,泪水染红西江水。 注释: 1. 土酋四首有引 其一:这是一首描述土酋(边疆民族首领)的诗。其中“土酋”指的是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 2. 族类元非我:我族不属于朝廷。这里的“族类”泛指某个部落或家族,“我”指的是作者所属的汉族。 3. 徒云附大邦
【注释】 土酋:土司,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的称呼。 引:即《咏史》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面:形容人面貌白皙。 丹衷:指忠诚之心。 曲突:指用木炭代替薪柴做饭,避免火灾。 负刍裘:指被剥削得一无所有。 狡虏:指狡猾的敌人。 蒸黎:百姓。 多难:指国家动乱不安。 堪忧:值得忧虑。 【译文】 你的面容虽然白皙,但忠诚之心却未曾投献朝廷。 你受到皇恩的庇佑,但却成为那些曲突徙薪的客人。
《土酋四首有引·其三》是明末清初诗人卢龙云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第①句:“比屋还耕凿,田园半已荒。” 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凋敝,农田被遗弃,无人耕作。这句诗通过“比屋”和“田园半已荒”描绘了一幅农村景象的萧条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注。 2. 第②句:“云何邀上赏,遽尔启侵疆。” 反映了统治者的傲慢与无知,他们不尊重农民的辛勤劳作,反而轻易地挑起争端
北上辞先墓二首其一 四序春回转,重泉夜永藏。 有怀空陟岵,无地不沾裳。 列鼎嗟何及,趋庭恨倍长。 九原难复作,风木古来伤。 诗句释义 1. 四序春还转:四季轮回,春天又回到了人间,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2. 重泉夜永藏:在深深的地下世界,夜晚如此长久,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神秘。 3. 有怀空陟岵:怀念逝去亲人时,只能遥望他们所在的高处。 4. 无地不沾裳:泪水无法停歇,湿润了衣裳。
【注释】 1、阒(qù)寂:静;静寂。 2、樵(qiáo)山:在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汉初置县,故城在今河南方城市西南二十里。 3、先人:指已去世的祖父或父亲。敝庐:简陋的房子。 4、经岁别:一年之中分别多次。 5、避乱:躲避战乱。更城居:在城中居住。 6、阴德:阴间之德,指死后积下的善行好德。遗经:指《易传》。邺架:晋石崇藏书楼名,在今河北临漳西。 7、暂归:暂时返回。环眺:环顾眺望。伫:停留
自城中还至乡园二首 其二祖泽贻遗远,亲庭嗣述来。 山林欢未足,风木思堪哀。 魂魄思丰沛,班斓忆老莱。 满庭今对客,笑口未曾开。 注释:祖泽贻(yí)遗远:祖父留下深远的遗训。祖泽贻,指祖父。 亲庭嗣述来:在家乡继承先人的家业。亲庭嗣,在家承接先人遗留下来的基业。 山(shān)林欢未足:指山林中的快乐还不够。 风(fēng)木思堪哀:因思念父亲而悲伤不已。风木,比喻父亲,这里指作者的父辈。
【解析】 此诗首联写榕树,次联写诗人因忆子厚而作,三联写榕树之高,四联写榕树之盛,五联写榕树之老。最后两句以“甘棠”自比,抒发了对贤者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清丽,含蓄蕴藉。 【答案】 ①双榕:两棵榕树。②苍黛:指榕树的枝叶茂盛苍绿如黛色。③莺啼乱叶飞:形容春末夏初时榕树上鸟鸣雀跃,叶子纷乱飘落的景象。④甘棠:比喻贤才。⑤和者稀:指贤者稀少
【注释】飞云洞景十二首:唐代诗人李郢的组诗。此为第一首,题为飞云洞景。 十二首:这里指《全唐诗》中共有12首诗。 薛萝:薜荔(一种蔓生植物),萝是其别名,皆用为隐逸之词;亦泛称草木。 深径:幽深小路。敞:通“敞”。 二仲:古代以兄弟排行分先后,二、三、四、五……为仲,这里指两位好友。 篮舆:竹制的轻便小车。 赏析: 这是一组咏物抒怀诗。前两句写诗人在深山之中寻访古迹,游赏胜景
【诗句解读】 飞云洞:地名,位于今四川彭州市。十二首:指《春游飞云洞十首》。 春来日上课农亭:春光明媚时在农亭中学习。 东作易成耕犊健:春天的劳作容易使耕牛变得强壮。 居闲能诵兔园经:《汉书·艺文志》有《苑牧》一书,为东方朔所著,后人称之为“兔园”,此处指读书人闲暇时能诵读《兔园操》一类书。 【译文】 春天来了,我到农亭去学习,满壑山间云气缭绕,雨意未消。 东边耕作容易使耕牛强壮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飞云洞景十二首·云洞藏春” - 注释:此句描述了春天里,云洞中藏着的美景。 - 2. “别馆临池锦绣开” - 注释:在别馆旁边是一片池塘,池中的荷花像绣锦一样展开。 - 3. “荷衣多在此中裁” - 注释:荷花在这里生长,像是为荷花量身定做的衣服。 4. “凭阑绝爱清难染” - 注释:站在栏杆上,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清新,即使是清澈的水也难以沾染。 - 5.
【注释】 灵洞,即灵洞山。纡回,曲折。伏龙:传说伏龙潭有龙藏匿其间。云气,指山上的云雾。日相从:指云雾时起时消。为霖雨:指降雨滋润大地。八表:四方极远之处。沾濡:沾湿润泽。自浓:自然浓厚。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灵洞山的神奇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全诗用字精炼,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灵洞纡回有伏龙”一句写灵洞山的曲折迂回和山中的龙
【注释】 ①飞云洞:在江西铅山县东北,有十二个景点。②湖光:指湖水。滉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③扁舟:小船。④磻溪:即磻溪,在今陕西渭南市北,相传是姜太公吕尚隐居的地方。⑤羊裘:用羊毛制的袍子。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作者任端明殿院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时。诗人游览了江西铅山县的飞云洞十二景后,感慨颇多,写下此诗,以抒发自己对仕宦生涯的厌倦之情。 首句“一片湖光滉漾寒”
【注释】 飞云洞:即“飞云洞”,位于今四川江津市。十二首:指《登高》一诗。机:比喻世事的变化,或喻人之心意。卷纶:指钓鱼。维舟:停舟靠岸。清溪:清澈的小溪。心如水:心境像流水一般平静、澄澈。不定闲云亦共留:指在山间飘荡的白云,有时聚有时散,与自己同在,仿佛是老朋友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飞云洞观赏春光时,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首联写春景,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