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愁多雨,无端旱亦随。
阴阳时未若,调燮事堪疑。
蒿目忧田畯,斋心问雨师。
恒旸当有尽,甘澍应无私。
实颖将盈亩,蕃滋可后时。
泽由天地泰,功薄桔槔施。
待取禾三百,还看穗两岐。
风云即欲合,草木已先知。
幸及如时化,何言靡孑遗。
题诗催雨至,却异雨催诗。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诗歌,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来表达作者对农业丰收的期待。

第一联:“入夏愁多雨,无端旱亦随。”描述了进入夏天后,农民们担心雨水过多或过少,导致农作物受损。

第二联:“阴阳时未若,调燮事堪疑。”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担忧,认为阴阳失衡,难以调和。

第三联:“蒿目忧田畯,斋心问雨师。”表达了对农田的担忧,同时也向雨神祈祷,希望能得到及时的降雨。

第四联:“恒旸当有尽,甘澍应无私。”预言了长时间的干旱即将结束,希望雨水能公平地滋润每一个角落。

第五联:“实颖将盈亩,蕃滋可后时。”表达了对庄稼丰收的期待,认为雨水的到来将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第六联:“泽由天地泰,功薄桔槔施。”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认为只要顺应自然规律,就能取得丰收。

第七联:“待取禾三百,还看穗两岐。”表示期待能有三千棵禾苗,同时期待每穗都有两个分支,意味着希望每颗稻谷都能茁壮成长。

第八联:“风云即欲合,草木已先知。”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可能很快就会到来,而自然界中的草木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第九联:“幸及如时化,何言靡孑遗。”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避免损失。

第十联:“题诗催雨至,却异雨催诗。”表达了一种讽刺意味,诗人用诗歌催促下雨,但实际上雨并未如期而至,反而被诗人的诗歌所吸引,使得人们忽视了实际的天气情况。

这首诗通过对天气的观察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