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当年宋祚屯,天教虏祸到瓯闽。
修戈未展同仇志,投袂难全远害身。
百口并缘兵革苦,千家俱属乱离频。
闺闱烈行犹堪纪,粉黛徽音却未湮。
蹈海成仁甘自陨,吁天举目叹无亲。
闽山地隔千重嶂,洛水桥通万里津。
气压沧波长浩荡,名于叠献比嶙峋。
夫因里选曾闻达,道为时艰尚隐沦。
胡元闰位终难屈,淑媛贞魂并未伸。
英烈祗堪垂野史,褒扬何自贲皇纶。
风高永足传天下,世远谁同问海滨。
异代庆馀幽竟阐,闻孙光裕意全真。
欲缘俎豆兴堂构,爰采歌谣慰穸窀。
士女一时俱劲节,芳香千载共贞珉。
绵绵世泽知能永,奕奕家声喜渐新。
纪载未须烦郡邑,却应感召见祥臻。
为廷尉正林君题贞烈卷有引
航海当年宋祚屯,天教虏祸到瓯闽。
修戈未展同仇志,投袂难全远害身。
百口并缘兵革苦,千家俱属乱离频。
闺闱烈行犹堪纪,粉黛徽音却未湮。
蹈海成仁甘自陨,吁天举目叹无亲。
闽山地隔千重嶂,洛水桥通万里津。
气压沧波长浩荡,名于叠献比嶙峋。
夫因里选曾闻达,道为时艰尚隐沦。
胡元闰位终难屈,淑媛贞魂并未伸。
英烈祗堪垂野史,褒扬何自贲皇纶。
风高永足传天下,世远谁同问海滨。
异代庆馀幽竟阐,闻孙光裕意全真。
欲缘俎豆兴堂构,爰采歌谣慰穸窀。
士女一时俱劲节,芳香千载共贞珉。
绵绵世泽知能永,奕奕家声喜渐新。
纪载未须烦郡邑,却应感召见祥臻。
逐句释义:
- 航海当年宋祚屯,天教虏祸到瓯闽。
- “航海”可能指宋初时期的政治动荡或战争,而“当年宋祚屯”暗示着国家处于混乱之中。“天教虏祸到瓯闽”则表达了对蒙古入侵的不幸遭遇,以及这一事件对福建地区的影响。
- 修戈未展同仇志,投袂难全远害身。
- “修戈未展同仇志”意味着尽管人们准备战斗,但尚未完全表达出对敌人的仇恨和决心。“投袂难全远害身”则表达了在对抗敌人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受到伤害,难以全身而退。
- 百口并缘兵革苦,千家俱属乱离频。
- “百口并缘兵革苦”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不仅是个人,而且连家庭也深受其害。“千家俱属乱离频”进一步说明战争的频繁性和灾难性,使得许多家庭不得不经历战乱和分离的痛苦。
- 闺闱烈行犹堪纪,粉黛徽音却未湮。
- “闺闱烈行”指的是妇女在战争中表现出英勇的行为,这些行为值得被记录和纪念。而“粉黛徽音”则是传统女性的形象,她们的声音和容貌被遗忘或掩盖。这里的对比突显了战争与和平时期女性地位的不同。
- 蹈海成仁甘自陨,吁天举目叹无亲。
- “蹈海成仁”形容那些愿意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的英雄行为和高尚情操。“甘自陨”表达了他们愿意为正义而付出生命的坚定决心,即使这意味着自己的死亡。“吁天举目叹无亲”则表达了对于这些英雄的无助和悲哀,因为他们无法得到亲人的支持和帮助。
- 闽山地隔千重嶂,洛水桥通万里津。
- “闽山地隔千重嶂”描绘了福建地区的地理特点,山峰重叠如同屏障一般,阻隔了人们的视线和前进的道路。“洛水桥通万里津”则通过一座跨越河流的桥梁将人们从山区带到平坦的平原上,象征着人们克服困难、走向希望的过程。
- 气压沧波长浩荡,名于叠献比嶙峋。
- “气压沧波”形容海浪的力量巨大,仿佛可以吞噬一切。“长浩荡”则描绘了大海的宽广和深邃,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名于叠献比嶙峋”则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海洋的美丽和力量与人们的赞美相比拟,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夫因里选曾闻达,道为时艰尚隐沦。
- “夫因里选”可能指的是由于家族或地域的原因而在官场中有所成就的人。“曾闻达”表明这些人曾经享有声誉,但“尚隐沦”则意味着他们在政治动荡时期仍然保持沉默或隐居。这里反映了人们在权力斗争和社会变革中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 胡元闰位终难屈,淑媛贞魂并未伸。
- “胡元闰位”可能指的是元朝的统治,而“淑媛贞魂”则是指忠诚的女性形象。“终难屈”表达了对于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精神。“并未伸”则强调了这些女性虽然勇敢地面对困境,但并未能够改变现状。
- 英烈祗堪垂野史,褒扬何自贲皇纶。
- “英烈祗堪垂野史”表达了对这些英勇人物的崇敬和记忆,他们的故事将被记载在历史之中。“褒扬何自贲皇纶”则表示对这些英勇事迹的赞誉应该由朝廷来给予,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个人的荣耀和名声。这反映了对于英雄事迹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 风高永足传天下,世远谁同问海滨。
- “风高”可能是指风力强劲或气势磅礴,而“永足传天下”则表达了这些英勇事迹将被永远地传承下去,影响后世。“世远谁同问海滨”则表达了对于那些已经离世的英雄的怀念和追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世代的期望和关切。
- 异代庆馀幽竟阐,闻孙光裕意全真。
- “异代庆馀”可能指的是不同朝代之间的相互庆祝和祝福,表达了对于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的敬意。“幽竟阐”则表示这些美好的愿望将会被清晰地传达给未来的世代们。“闻孙光裕意全真”则可能是对某个人物或作品的评价,表达了对于其思想和艺术价值的认同和赞赏。
- 欲缘俎豆兴堂构,爰采歌谣慰穸窀。
- “欲缘俎豆兴堂构”表达了对于建筑和规划的渴望,希望通过建设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理想。“爰采歌谣慰穸窀”则表示通过收集民间的歌谣来安慰那些已经去世的人的灵魂。这里的建筑和歌谣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表达了对于逝者的关怀和纪念。
- 士女一时俱劲节,芳香千载共贞珉。
- “士女一时俱劲节”强调了当时人们共同展现出的坚强和正直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历史上也被视为一种美德和文化象征。“芳香千载共贞珉”则表达了这种精神品质的永恒和不朽,它们将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 绵绵世泽知能永,奕奕家声喜渐新。
- “绵绵世泽”表达了家族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恩惠和福泽是无穷无尽的。“奕奕家声”则形容家族的声望日益显赫和昌盛。这里的“绵”、“奕”都是汉字,其中“绵”意为连续不断,“奕”意为盛大辉煌。整个句子描绘了家族的繁荣发展和世代相传的美好景象。
- 纪载未须烦郡邑,却应感召见祥臻。
- “纪载”可能指的是对历史或事件的记录和记载。“未须烦郡邑”表达了对于历史记载的简化和便捷化,无需过分繁琐的行政程序或官府干预。“却应感召见祥臻”则表达了对于历史发展的积极预期和美好愿景,认为历史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吉祥和成功的结果。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发展的一种乐观态度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宋初时期福建地区的战争背景、英勇人物、民族情感以及历史传承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