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昼景天如彻,华气隔檐午风热。
一春桃李总无言,故故墙阴喧百舌。
主人喜懒因炎蒸,嬴得肝肠似冬雪。
餍向卢生七碗馀,强胜真妃玉如咽。
兼买陋仆不解书,柿屋破残荒架帙。
竹里初携玉版师,垆头乞火自煎啜。
欣对秋水与马蹄,清磬寥寥结车辙。
昨春镇日好潜行,拾归霞片补衣裂。
陂塘五月苦行人,荔枝红滴杜鹃血。
【注释】
- 夏日园居:夏季里居住在花园之中。
- 云开昼景天如彻:天空中的云彩消散,太阳的光线直射下来。
- 华气隔檐午风热: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房间,使屋内的空气变得炎热。
- 一春桃李总无言:整年春天桃花和李花都不说话。
- 故故墙阴喧百舌:因此,在墙阴下,鸟儿们争鸣不休。
- 主人喜懒因炎蒸:主人因为酷热而感到高兴,懒惰起来。
- 嬴得肝肠似冬雪:他因此能够享受到凉爽的夏天,如同身受寒冬的寒冷一样。
- 卢生七碗馀:诗人自比卢生,形容自己饮酒后仍觉得不够,酒量颇大。
- 强胜真妃玉如咽:他的酒量胜过真正的贵妃,连玉制的酒杯也难以容纳。
- 兼买陋仆不解书:同时买了一名愚笨的仆人,但他却不懂书。
- 柿屋破残荒架帙:破旧的屋子,满是书籍,但无人整理。
- 竹里初携玉版师:在竹林深处,我刚刚遇到了一位老师(指玉版师)。
- 垆头乞火自煎啜:在炉头讨要火种,自己煎茶品味。
- 欣对秋水与马蹄:高兴地对着秋天的水色和马儿的蹄声欣赏。
- 清磬寥寥结车辙:清磬声悠扬,仿佛连车轮压过的痕迹也清晰可见。
- 昨春镇日好潜行:去年春天,我几乎每天都会悄悄地散步。
- 拾归霞片补衣裂:捡回落在地上的晚霞碎片,用来修补衣服上的破洞。
- 陂塘五月苦行人:五月里的池塘边,对于行人来说非常艰难。
- 荔枝红滴杜鹃血:荔枝红了,就像杜鹃鸟的血一样鲜红。
【赏析】
《夏日园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夏日园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云开昼景天如彻”,描绘了夏日阳光灿烂的景象,天空中的云彩消散,阳光直射下来,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这一句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第二句“华气隔檐午风热”,描述了夏日午后的炎热,阳光穿过窗户,使得屋内的空气变得炎热。这一句描绘了夏日中午时分的情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感受。
第三句“一春桃李总无言”,表达了整年春天桃花和李花都不说话,没有盛开的意思,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或者缺乏水分。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寂静,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
第四句“故故墙阴喧百舌”,表示因此,在墙阴下,鸟儿们争鸣不休。这句诗描绘了夏日里鸟儿们的活跃场景,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第五句“主人喜懒因炎蒸”,主人因为酷热而感到高兴,懒惰起来。这一句表达了夏日里人们的情绪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感受。
第六句“嬴得肝肠似冬雪”,他因此能够享受到凉爽的夏天,如同身受寒冬的寒冷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的热爱和对寒冷季节的向往。
第七句“卢生七碗馀”,诗人自比卢生,形容自己饮酒后仍觉得不够,酒量颇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豪爽的性格和对酒的喜爱。
第八句“强胜真妃玉如咽”,他的酒量胜过真正的贵妃,连玉制的酒杯也难以容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酒量的自信和对自己才华的认可。
第九句“兼买陋仆不解书”,同时买了一名愚笨的仆人,但他却不懂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仆人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
第十句“柿屋破残荒架帙”,破旧的屋子,满是书籍,但无人整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第十一句“竹里初携玉版师”,在竹林深处,我刚刚遇到了一位老师(指玉版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重视。
第十二句“垆头乞火自煎啜”,在炉头讨要火种,自己煎茶品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炉头煮茶的场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第十三句“欣对秋水与马蹄”,高兴地对着秋天的水色和马儿的蹄声欣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十四句“清磬寥寥结车辙”,清磬声悠扬,仿佛连车轮压过的痕迹也清晰可见。这句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第十五句“昨春镇日好潜行”,去年春天,我几乎每天都会悄悄地散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珍惜。
第十六句“拾归霞片补衣裂”,捡回落在地上的晚霞碎片,用来修补衣服上的破洞。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勤劳善良的一面,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第十七句“陂塘五月苦行人”,五月里的池塘边,对于行人来说非常艰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第十八句“荔枝红滴杜鹃血”,荔枝红了,就像杜鹃鸟的血一样鲜红。这句诗描绘了夏日里荔枝和杜鹃鸟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夏日园居》这首诗通过描写夏日园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