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庭旷定省,况复岁华临。
明月故乡思,白云游子心。
诗怜未超俗,琴恨少知音。
何事东邻妇,当当急暮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何事东邻妇,当当急暮砧”是说:为何东邻之妇,正在敲暮鼓催促丈夫回家。这两句诗是写诗人因思妇而不得归,夜不能寐,听到邻家妇敲暮砧之声,更感愁绪万端,因此发出疑问:“为何东邻之妇,正在敲暮鼓催促丈夫回家”。这两句诗是诗人想象邻家之妇的心理状态,也是诗人自己无法排遣的愁苦心境的表现。
【答案】
①亲庭旷定省(亲庭:指妻子;定省: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早晚请安问讯。);②况复岁华临(岁月已逝,又到重阳)。③明月故乡思;④白云游子心(游子:在外飘泊的人)。⑤诗怜未超俗,琴恨少知音(诗人自叹诗歌才能未能超凡入圣,琴声虽好,但知音者很少。)。⑥何事东邻妇,当当急暮砧(邻居妇女在黄昏时分敲击着木梆,催促她丈夫早早回家,以尽做妻子的职责)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在蜀地漂泊,时年五十九岁时,他写下了这首《客怀》。
首联先点“亲庭”,后用“况复”二字,表明自己的处境。“亲庭”指妻子。“定省”指夫妻间朝夕相见,问候起居。《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一个方面。杜甫的《新婚别》中也有“君当成久别,各自泪沾裳”的句子,可见他与妻儿分离的心情十分痛苦。然而,由于战乱,这种久别之情又难以实现。“况复”一词,既承上句“定省”,又启下句“暮砧”,说明妻子不在身边,使他不能按时归来,因而感到十分惆怅。
颔联写自己怀念亲人,盼望早日归家的愿望,以及听到东邻之妇敲打暮砧时所产生的联想。“故乡”指的是家乡,这里也泛指自己的故乡。“思”字直贯上下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有怀念、思念之意。“乡”是家乡的意思。“明月”代指亲人,故乡。“故乡”指家乡,这里也泛指自己的故乡。“思”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月”是月亮,这里也指亲人。“乡”是家乡的意思。“思”是思念的意思。“明月”指亲人。“故乡”指家乡。“思”字贯穿上下句,是全诗的中心。“游子”指远离家乡在外飘泊的人。“心”是心意或心情。“云”在这里比喻自己漂泊在外。“游”是在外流浪的意思。“游子”代指自己。“心”是指内心的感情,这里指对家乡的思念。“心”在这里代指自己。“云”是云彩,比喻自己在外飘泊。“游”是在外流浪的意思。这两句通过写景抒情,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颈联写自己因思念妻子而不能安心于读书作画的生活情趣。“琴”代指音乐,这里指自己的琴声。“恨”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不满和遗憾。“知音”指懂得欣赏自己的人,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琴”是乐器,这里指自己的琴声。 “知音”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恨少知音”的意思是:我缺少能够理解欣赏自己的朋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知音朋友的渴盼。尾联写诗人因思念妻子而不能安心于读书作画的生活情趣。“何事”意思是有什么烦心事?“东邻妇”是指邻居的妻子。“急”在这里是紧迫的意思。“暮砧”代指捣衣声,这里指捣制衣物的声音。这句是说:是什么烦心事让你如此焦急地敲打着木梆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以及对知音朋友的渴望。
全诗通过对妻子远在他乡的思念之情、对家人的牵挂、对知音朋友的渴望等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