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烟漠漠昼云垂,万里边台客到稀。
直上筹边楼上望,蓟门秋雨湿旌旗。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塞上》。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 胡烟漠漠昼云垂
- “胡烟”指的是北方边陲地区的烟雾,这里可能指代战争或边境紧张的气氛。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昼云垂”则描述了这种烟雾在白天也笼罩着整个天空的景象。
- 万里边台客到稀
- “万里”可能表示距离之远,或者是对边关地区的一种夸张描述。
- “边台”指的是边疆的堡垒或要塞。
- “客到稀”则表示边关的人来来去去很少,可能是由于战事、生活条件等原因。
- 直上筹边楼上望
- “筹边楼”是古代用于观察和防御的军事设施。
- “直上”表示直接登上,没有绕道。
- “望”表示远眺。
- 蓟门秋雨湿旌旗
- “蓟门”指的是边关的重要门户——蓟县。
- “秋雨”描述了天气状况,秋雨常常带来湿润和凉爽。
- “湿旌旗”则表达了雨水使得旗帜上的尘土被冲刷干净,显得更加鲜明和醒目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战士在晴朗的日子里,登上筹边楼上远眺的场景。诗中充满了战地的气息,通过“胡烟”这一关键词展现了边关的荒凉与紧张气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士们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的情景,以及秋天的雨如何洗涤了旌旗上的尘埃。整首诗既展现了边关战士的豪情壮志,又不失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