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剑相随汗漫游,萍踪梗迹遍中州。
六韬三略知何用,空笑平生学武侯。
醉后纵笔
琴剑相随汗漫游,萍踪梗迹遍中州。
六韬三略知何用,空笑平生学武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琴剑相随汗漫游,萍踪梗迹遍中州。”
琴剑相随:描述诗人在酒醉之后,以琴和剑为伴,享受游历的自由。琴象征着文人的雅致,剑则体现了战士的豪迈。这种组合展示了一种文武双全的生活态度。
汗漫游:形容诗人行走江湖时的畅快淋漓,仿佛汗水都能化作游历的动力。这里的“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情与对自由的向往。
萍踪梗迹遍中州: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足迹踏遍中原大地的旅程。这里的“萍踪”意味着无根无蒂的行旅,而“梗迹”则是指坚实的脚步,两者结合描绘了一种既漂泊又坚定的人生态度。
“六韬三略知何用,空笑平生学武侯。”
六韬三略:这里指的是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虽然精通这些兵法策略可能被视为智谋,但诗人在此表示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用处。
空笑平生学武侯:这里的“武侯”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诗人通过反问自己,即使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又如何能改变现实,表达出一种对知识和实践之间差距的感慨。
诗歌背景与创作意图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表达。诗人在酒醉之后,通过对琴剑的使用和对兵法的学习,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态度。同时,通过对诸葛亮的引用,诗人也在探讨知识和智慧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问题。
黎贞的《醉后纵笔》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与哲学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