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
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闲。
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
杂诗十一首
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
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闲。
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
【注释】
①方皋:传说中的贤明帝王,这里指理想的君主或贤明之人。
②良马:指好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③神理:神明的道理。
④深契:深合心意。
⑤清飙:微风。
⑥恬淡:宁静安详。
⑦兰芷:兰花、白芷,都是草名。
⑧芰荷:荷花、菱角,都是水生植物。
⑨鸣泉:叮咚的流水声。
⑩明月:明亮的月亮。
⑪真性:纯真的本性。
⑫白云:天上飘浮的白云。
⑬耽幽寂:沉溺于幽静寂寞之中。
⑭吾道:我的理想、主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
第一句“方皋相良马”,意味着理想中的君主能识别出真正的人才,而不在于外貌美丑之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才能的追求。
第二句“神理有深契”,表明只有与内心的真理产生共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外在形象。
第三句“区区何足言”表示这种内在品质是非常宝贵的,无法用言语来衡量。这里的“区区”意为微不足道,“言”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说。这一句表达了对内在品质的珍视。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隐逸生活的一些方面。第五句“焚香芳树下”,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冥想或者修行的场景。第六句“清飙和徽弦”,则描绘了微风拂过琴弦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最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美好:“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闲”。这里“天机”指的是自然的规律或天命,“恬淡无嚣喧”则形容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则是诗人的回答,他并不沉溺于幽静的境界,而是坚持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然的生活原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尊重。它不仅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关于心灵自由和个人修养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