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禽初选树,稚蝶亦开丛。
穷海无来信,长天有去鸿。
担簦仍作客,服药未还童。
不及庭前杏,春来烂熳红。

留都春事

言禽初选树,稚蝶亦开丛。

穷海无来信,长天有去鸿。

担簦仍作客,服药未还童。

不及庭前杏,春来烂熳红。

注释:

  1. 言禽(yánqín)初选树:指春天到来时,鸟儿们开始选择适合筑巢的地方。
  2. 稚(zhì)蝶:指初生的蝴蝶。
  3. 穷海:指遥远的海域,比喻远方或陌生的地方。
  4. 长天:指广阔的天空。去鸿:离开的雁群。
  5. 担簦(dānbēng):指背着行囊,外出远游。
  6. 未还童:还没有回到原来的状态。这里指的是身体还未完全康复。
  7. 庭(tíng)前杏(xǐng):院子里的杏树。烂熳(màn):茂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
    首联“言禽初选树,稚蝶亦开丛”,描写了春天的到来,鸟儿开始寻找适合筑巢的地方,而初生的蝴蝶也开始在花丛中飞舞。这里的“言禽”和“稚蝶”都是春天的象征物,它们的形象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机。
    颔联“穷海无来信,长天有去鸿”,则表达了一种离别的伤感。这里的“穷海”和“长天”分别代表着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天空,象征着离别的场景。而“无来信”和“有去鸿”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担簦仍作客,服药未还童”,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担簦”和“服药”都是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生活状态。而“作客”和“未还童”则表达了他们的漂泊不定和身体还未完全康复。
    尾联“不及庭前杏,春来烂熳红”,则以杏树为喻,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的“不及”和“烂熳红”都是描绘杏树的特点,而“春来烂熳红”则直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离别、漂泊等元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困苦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