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希有鸟,厥大无方隅。
东西覆两翼,榑桑接昆墟。
金母冯云翔,木公与之俱。
鲲鹏决溟水,眇哉将焉如。
东海有小鸟,遗形潜大虚。
徒能入蚊睫,不能遁离朱。
余且冯化迁,小大两不居。
欪哉东家丘,白首方为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我们来看第一句“我闻希有鸟,厥大无方隅”,意思是说:“我曾听到过希世的鸟儿,它的巨大无边无际。”这里的“希有”指的是稀少而难得的事物,用来形容这只鸟非常稀有。

第二句“东西覆两翼,榑桑接昆墟”,意味着它的翅膀覆盖整个东西方向,与昆墟相连接。这句诗描绘了这只鸟的翅膀广阔,如同覆盖天地之间。

第三句“金母冯云翔,木公与之俱”,描述了这只鸟伴随着金色的母亲和木性的老人飞翔在天空中。这里使用了神话元素,将金母和木公作为象征,表达了这只鸟的强大和神圣。

第四句“鲲鹏决溟水,眇哉将焉如”,则描绘了鲲鹏破浪前行的景象,展现了这只鸟的力量和勇气。这里的“溟水”指代大海,象征着这只鸟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第五句“东海有小鸟,遗形潜大虚”,描述了这只小鸟隐藏在大虚空之中,虽然外表微小,但内心却充满了力量和智慧。这里的“大虚”指代宇宙空间,强调了这只小鸟的渺小与伟大并存。

第六句“徒能入蚊睫,不能遁离朱”,则揭示了这只小鸟虽然微小,但却有着强大的力量,可以进入蚊子的睫毛之间,却不能离开红色的火焰。这里的“红”字暗喻火的颜色,表示这只小鸟虽然强大,但无法逃离危险的境地。

第七句“余且冯化迁,小大两不居”,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之词。他表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要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为权势所动。这里的“化迁”指代变化和迁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坚守初心的决心。

第八句“欪哉东家丘,白首方为儒”,则是对诗人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他感叹自己在东家(指故乡)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白发苍苍才成为了一个儒士。这里的“欪”字意为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辛酸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希有鸟的描绘,展现了其巨大无比、神秘莫测的形象;通过咏怀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于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坚守节操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