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何长,照我西城隅。
城隅切思妇,长叹充幽居。
执箕方五日,插羽徵军书。
良人凿凶出,锦臂帖飞鱼。
西贼动盈万,我军三百馀。
半死桐城下,湖松尽丘墟。
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
念此独傍徨,傍徨方踟躇。
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
倾耳聆斯言,游心悲何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有无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最后再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评价。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你对诗歌的内容、思想主旨、语言和创作的艺术手法等识记、阅读印象的能力。

“明月夜何长,照我西城隅”,首句写时间,点明时间之久。“西城隅”为诗人所居之地,这里指作者所在的边地。“明月夜”,月白风清之夜,环境幽静。“西城隅”,指边地,一个远离京城的角落。“长”“隅”都是名词,但在这里,它们分别充当形容词,修饰后面的主语“夜”,使诗境更开阔,更深远。

“城隅切思妇,长叹充幽居”,这两句是说在城隅思念着远方的妻子,长叹声充满了幽闭的居处。“城隅”是“城角”,指边地。“切思妇”,直译就是“思念妻子”。这两句写诗人在月下独自叹息,抒发内心的哀伤。

“执箕方五日,插羽征军书”,“箕”指簸箕;“羽”指羽毛。“执箕”是指持箕(用竹篾编成的盛土器)扫地。“方五日”,犹言“已经五个昼夜”。《诗经·小雅·甫田》:“以伐远矣,于嗟乎劳止!汝尚功安往?予曰有女同车。”孔颖达疏:“言汝当勤修其功,而安往哉?”后用以比喻长时间操劳。“插羽”,指插羽毛作为标志。古代军队出征之前都要将羽毛插在旌旗上以示区别。《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路。”毛传:“缀羽于旗,表王之所征行也。”《左传·庄公十年》载:齐侯与陈、郑、许盟于楚丘,郑伯见齐侯,请与陈、郑从三国之好。齐侯许之。郑伯曰:“一国三公,吾焉得之?”齐侯曰:“郑伯能亲于诸侯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及楚成王会于宋。……宋元公敬酒,子犯起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寡君闻君喜临敝邑,镇抚社稷,惟是春秋不熟,谷稼不升,暴露于野,夙兴夜寐,勤恤民人,使得营庇,乃敢告不敏疾之忧,以图社稷垂统,赖宗庙之命……’”《史记·秦本纪》:“(穆公)东猎,获鸟,其左右曰:‘是嘉鸣也,象太平。’问其名。对曰:‘名曰“仓庚”,是金木气也。赐仲山甫,使歌此者,欲观中国之风也。’”以上四则皆表明:古代战争前奏捷,要插羽毛作为标志。

“良人凿凶出,锦臂帖飞鱼”,良人,丈夫;凿凶,凿穿凶神;锦臂,锦袍;帖飞鱼,贴飞鸟。“凿凶出”即“凿穿凶神”,喻指破敌。“锦臂”为战袍;“飞鱼”,即飞鸢,指风筝。“锦臂帖飞鱼”意为战袍上绣有飞翔的风筝。这两句意谓:丈夫出征破敌,战袍上绘有翱翔的风筝。这是对丈夫出征胜利的赞颂。

“西贼动盈万,我军三百馀”,西贼,指敌人;盈万,满万人;三百馀,指三千多人。“敌军人数超过一万,而我军只有三千余人。”这是对敌人的数量优势的描写。

“半死桐城下,湖松尽丘墟”,半死桐树,即桐柏山的梧桐树;湖松,即湖北的松树;丘墟,指山丘上的废墟。“半死桐城”指桐柏山上的梧桐树。“湖水松林”指湖北一带的松柏树林。“湖松尽丘墟”意谓:桐柏山上的梧桐树和湖北一带的松柏树林全都变成了废墟。“湖”,地名;“丘”,小土堆;“墟”,废墟。“半死桐”、“湖”、“丘墟”,都是地点名词。

“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恶梦,指战争带来的灾难;乘因,乘机;阴风,寒风;与,跟;俱,都。“恶梦乘机而来,寒风随之而至。”这是对战争带来灾难的描述。“恶梦”指战争带来的祸患,如饥馑、疾病等。“乘因”指趁机。“阴风”指寒风。“俱”是连词,相当于“都”。“恶梦乘因”、“阴风与之”,都是状语后置的句子结构。

“念此独傍徨,傍徨方踟蹰”,念此,想到此事;傍徨,徘徊;踟蹰,迟疑不决的样子。“想到这件事独自徘徊,迟疑不决。”这是对自己处境的描写。“念”字承上启下,由“恶梦”过渡到“踟蹰”。

“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昔日,过去;怀春鸟,指春天里恋恋不舍的小鸟。“今焉”,哪里;失,失去;水鱼,溺水而死的鱼。“春天里依恋小鸟,现在却失去了水中游鱼。”这是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怀春鸟”、“水鱼”,都是动物名词。这两个动物名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因为怀念春天里的恋恋不舍的小鸟而导致了溺水而死的鱼的出现。这两句意谓:过去我依恋春天里的恋恋不舍的小鸟;如今却失去了水中游鱼。这是诗人对自己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之情的表现。

“倾耳聆斯言,游心悲何如”,倾耳聆听这些言论,心中感到悲痛。“聆”,听;斯言,这些言论;游心,心中;悲,悲痛。“倾耳聆听这些言论,内心感到悲痛。”这是对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描写。“聆斯言”,指听取这些言论。这两句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描写。“倾耳”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聆斯言”承接下文;“游心”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悲”承上启下,承接下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联八句28个字组成。前四句写诗人在月下独自叹息,抒发内心的哀伤。中间二句写诗人在月下手持簸箕扫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勤劳劳作的精神风貌。后二句写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以及通过诗人内心情感的描写来表现主题。全诗意境凄婉动人,情感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