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朝耆望重纶丝,天上元杓帝者师。
南国化行周礼乐,西京咸肃汉威仪。
河图顾自先皇命,鱼藻赓深圣主知。
岂止文章雄八代,更隆声望拜诸彝。
三台辅弼方虚左,五百夔龙正及期。
分陕召公书并著,赉形商佐梦恭思。
龙门尽仰知名士,鲤对曾看历齿儿。
感激延陵犹挂剑,将无有道愧题碑。
问牛调燮逢兹日,舐犊恩情念昔时。
赋比枚皋徒率尔,序惭王勃怅何之。
雕虫几度愁铅椠,附骥差应致汉逵。
北海通家宁敢拟,南山聊赋有台诗。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小湾先生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的释义与赏析:
诗句解释:
- 四朝耆望重纶丝,天上元杓帝者师。
“四朝”指的是四个朝代,这里的“耆望”指的是世代相传的声望,而“纶丝”则象征着权威和地位。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在四个朝代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
- 南国化行周礼乐,西京咸肃汉威仪。
“南国”指的是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是指宋代。“化行”指的是教化普及,“周礼”指的是周朝的礼仪制度,“汉威仪”则指的是汉朝的威仪。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在南方地区的教化工作做得非常好,使得当地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 河图顾自先皇命,鱼藻赓深圣主知。
“河图”指的是《河图》,一种古代的占星术书籍,“顾自”表示自己的意思。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受到了先皇的命令,并且得到了圣主的智慧和支持。
- 岂止文章雄八代,更隆声望拜诸彝。
“岂止”表示不仅仅,“文章”指的是诗歌、文章等文学成就,“八代”指的是过去的八个朝代。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的文章成就不仅在当代,还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名声和地位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三台辅弼方虚左,五百夔龙正及期。
“三台”指的是朝廷中的三个重要职位,“辅弼”则表示辅佐君王。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正在担任这三个职位中的某个,并且他的权力和地位正在逐渐上升。
- 分陕召公书并著,赉形商佐梦恭思。
“分陕”指的是分割边疆地区,“召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在治理边疆地区时,周公旦的事迹也被记录下来,他的行为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 龙门尽仰知名士,鲤对曾看历齿儿。
“龙门”指的是龙门石窟,这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和官员,他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 感激延陵犹挂剑,将无有道愧题碑。
“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国君吴王夫差,他曾经在墓前悬挂宝剑以示忠诚。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 问牛调燮逢兹日,舐犊恩情念昔时。
“问牛”指的是询问老黄牛的意见,“调燮”则表示调整和平衡。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总是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他对待下属和百姓的态度也非常亲切和关爱。
- 赋比枚皋徒率尔,序惭王勃怅何之。
“赋比”指的是模仿和借鉴,“枚皋”指的是汉代的辞赋家枚乘。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在创作诗歌时,虽然只是模仿和借鉴,但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才华。
- 雕虫几度愁铅椠,附骥差应致汉逵。
“雕虫”指的是文采斐然,但有时候也会显得过于矫揉造作。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虽然擅长文学创作,但也经常陷入困境和困扰之中。
- 北海通家宁敢拟,南山聊赋有台诗。
“北海”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司马迁,他的家乡位于北海地区。这句话意味着李小湾先生虽然不是司马迁那样的大才子,但他在自己的领域里也有出色的表现和贡献。
译文:
四朝的耆望重如纶丝,天上的元神是帝王的老师。
南国教化周代的礼节和音乐,西京严肃汉朝的威仪。
黄河之图记载着先皇的命令,鱼藻之歌歌颂着圣主的智慧。
怎能只以文章雄视天下八代?还要更加尊崇声望和名望。
三台辅弼之位我正在等待,五百夔龙之臣正在到来。
分治边疆召公的书篇被记录,商朝佐梦的功绩令人敬佩。
龙门石窟仰慕你的知名之士,你的儿子鲤鱼年幼已能识文。
感激延陵的故事还挂在我的剑上,将有道之人惭愧地为题墓碑。
询问牛郎如何调节阴阳,舔犊情深怀念往昔岁月。
诗歌仿效枚皋却很随性,序文不如王勃感慨良多。
雕刻文字多次感到忧愁疲惫,希望像伯乐一样得到机会展现才能。
北海通家之交岂能相提并论,南山之志只能写下有台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