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书偶亦堪璚报,或称磨圭三复诗。

【注释】

①禺峡山:地名,在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南。《元和郡县志》“夔州府”下有“禺峡山”。人朱叔子玉笑堂成人:指朱公玉笑(朱温)的儿子朱成璋。玉笑:这里借代其人的名字,意即朱成璋。②率尔报之:随意作答。率尔,随便。报:作答,作诗。二十韵:是一首七律诗,共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③璚(zhì)报:回信。④磨圭三复诗:磨圭,一种磨刀石。《后汉书·马援传》载:“援少时,与昆阳少年同学,相谓曰:‘愿共同好习,不相驱也。’去后,莫相知,各自远游,竟不相交。”后来援到交趾,常以书报安帝,说‘磨镜难,砺士不易;砥柱难移,芳兰不易’”,意思是勉励自己,要像砺石一样坚贞不屈。⑤《毛诗》:“言既遂矣,至于暴虎,受脤还退。”⑥“匪石”:《诗经》: “匪石犹玉,驷马不能驾;非金而铁,何以制之?”⑦“吾闻”:据《庄子·秋水篇》记载,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他告诉魏王:“周国国王梦见自己成了一只蝴蝶,他告诉楚王说:‘我变成一只蝴蝶了!’楚王不相信,庄周就挥舞翅膀飞走了。庄周梦蝶的故事比喻人生如梦、如幻、如泡影。⑧沧浪:沧浪亭,在苏州市内西北街。⑨青莲: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别号。⑩“何人”:指那些自命清高的人。⑩“无识”:没有见识。⑩江天一色:江天相接,一片湛蓝。江天:泛指江河湖海。⑩“苍茫”:无边无际。苍茫:苍苍莽莽。⑩“孤舟”:孤独地漂浮在水面上的船。⑩“蓑笠”、“渔翁”、“江湖”、“沧浪亭”:都是描写江南水乡景色的意象。⑪“鸥鹭”:指水鸟。⑫“烟波”:形容水雾弥漫,波浪起伏。⑬“风涛”:指波涛汹涌澎湃。⑭“渔歌”:渔船上唱出的歌声。⑮“棹讴”(zhào ōu):用桨打拍歌唱的声音。⑯“樵歌”:指砍伐林木的人唱出的歌声。⑰“樵夫”:砍柴的人。⑱“牧笛”:指放牧的人吹奏的笛曲。⑲“樵女”:指放牧的女牧童。⑳“耕牛”:指耕地的牛。㉑“渔父”:指渔家老翁。㉒“钓叟”:指钓鱼的老人。㉓“牧童”:牧童。㉔“樵子”:砍柴人。㉕“耕父”:耕田的人。㉖“渔翁”:捕鱼的人。㉗“钓叟”:钓鱼的老翁。㉞“牧童”:放牧儿童。㉟“樵子”:砍柴人。㊱“耕父”:耕地的农民。㊲“渔翁”:捕鱼者。㊳“钓叟”:垂钓老人。㊴“牧童”:放牧小孩。㊵“樵子”:砍柴人。㊶“耕父”:耕作的农人。㊷“渔翁”:捕鱼人。㊸“钓叟”:垂钓者。㊷“牧童”:放牧孩童。㊹“樵子”:砍柴人。㊷“耕父”:耕作者。㊸“渔翁”:捕鱼人。㊹“钓叟”:垂钓者。㊸“牧童”:放牧孩童。㊹“樵子”:砍柴人。㊷“耕父”:耕作者。㊺“渔翁”:捕鱼人。㊻“钓叟”:垂钓老者。㊼“牧童”:放牧孩童。

【赏析】

本诗为朱叔子玉对友人朱成璋的回信。信中以山水为背景,写景抒怀,抒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场的淡薄之情。全诗语言自然清新,意境优美宁静,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