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不杀人,慈母终下机。
无兄云盗嫂,世事皆可疑。
因识秋胡妇,却金惭所之。
冶容既若诲,何以规男儿。
皎洁美罗敷,曾来使君思。
罗敷但采桑,使君岂无妻。
君子防未然,淑慎各自持。

诗句释义

1 曾参不杀人:曾参是一个著名的儒家学者,他主张“非礼勿视”,即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违反礼节。这里可能指曾参在面对不道德的行为时,选择了保持沉默或不去干涉。

  1. 慈母终下机:慈母通常指的是母亲,这里的“下机”可能是指放下手中的活计(如织布、缝纫等),表明慈母为了儿子的安全和成长,愿意暂时放下家务事。

  2. 无兄云盗嫂: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没有哥哥的情况下,弟弟会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欺骗或利用。这里的“盗嫂”可能是指有人假冒兄长的身份,对弟媳进行不正当的侵害。

  3. 世事皆可疑: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担忧,认为世界上的事情往往都是值得怀疑的。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信任感。

  4. 因识秋胡妇:在这里,“秋胡妇”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故事人物,秋胡的妻子,她的美貌和智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却金惭所之:这句诗可能意味着当一个人在金钱面前感到羞愧时,他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这里的“惭愧”可能是指内心的自责和不安。

  6. 冶容既若诲:这里的“冶容”指的是美丽的容貌,可能是指女子的外表;“诲”则可能是指教导、教诲。整个句子可能是在赞美女子的外貌与内在的美德相结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 何以规男儿:这句话可能是在询问如何教育或指导男性,使其能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8. 皎洁美罗敷:这里的“皎洁”可能是指女子皮肤白皙、容貌清秀;“罗敷”则是古时候的一个美女的名字。这句诗可能是在赞美女子的美丽与纯洁。

  9. 曾来使君思:这里的“使君”可能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的“思”可能是指思念、怀念。整句可能是在表达女子的魅力让地方长官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10. 罗敷但采桑: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罗敷这个人物的生活状态,她正在辛勤地采摘桑叶。

  11. 使君岂无妻:这句话可能是在质疑地方长官是否真的没有其他妻子。这种疑问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员私生活的关注和对公正的追求。

  12. 君子防未然: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品德的男子;“防未然”意味着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危险。整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君子应该时刻警惕自己,以免陷入困境或犯错。

  13. 淑慎各自持:这里的“淑慎”可能是指谨慎、端正;“各自持”可能是指每个人应该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整句话可能是在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正直的人。

    译文

    曾参不杀人,慈母终下机。
    无兄云盗嫂,世事皆可疑。
    因识秋胡妇,却金惭所之。
    冶容既若诲,何以规男儿。
    皎洁美罗敷,曾来使君思。
    罗敷但采桑,使君岂无妻。
    君子防末然,淑慎各自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首先,曾参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儒家的道德观念,即“非礼勿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对是非的判断力。其次,慈母下机的情节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深沉,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妇女地位的忽视和偏见。接着,秋胡妇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易受诱惑的一面,同时也赞美了她的智慧和美丽。最后,罗敷采桑的场景描绘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女性形象,同时引发了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责任的思考。整首诗歌通过对这些人物和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