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作鞭花溅血,送郎上马出门别。
望郎不归认郎马,马头为记同心结。
官街晓听金铃声,楼头远远看分明。
怕为他人换将去,马是人非空复情。
亦愁人归马不见,桃花骨换梨花面。
马足郎心那得凭,试问衔坭紫胡燕。
诗句注释与赏析:
- 误马曲 —— “此诗可能是一种表达别离之情的歌曲名,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送别的心情。垂杨:柳树,常用于送别的意象,象征着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作鞭”:这里将垂杨柳比喻为一种可以驱使的鞭子,形象地描绘了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花溅血”,形容柳枝在风中飘舞,犹如鲜血般洒落,富有动态美。译文:** 在送别的时候,我用垂杨来作为送别的礼物,希望它能够像缰绳一样,引领着你前行。
- 送郎上马出门别 —— 描述了送别的场景,“上马”是古代的一种礼节,通常用来形容男子送别女子时的情景;“出门别”则强调了分别的动作和氛围。译文: 你即将登上马车,我们就此告别。
- 望郎不归认郎马,马头为记同心结 —— 这句话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望郎不归”表达了对方迟迟不归的担忧;“认郎马”则暗示了对对方的牵挂如同看待自己的坐骑一样;“同心结”则是用传统的结发誓言来表示两人情感的坚定和忠诚。译文: 我望着你远去的背影,却始终无法忘记你的马匹。我把马头当作我们共同的纪念,紧紧地系在我的心中,代表着我们永不分离的决心。
- 官街晓听金铃声 —— 描述了清晨在官府街道上听到远处传来的清脆铃声的情景。这个场景不仅描绘了时间(清晨)和地点(官府街道),还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译文: 在晨光初照的官街上,我听到了那熟悉的金铃之音,那是属于你的马车经过的声音。
- 楼头远远看分明 —— 这句描述了一个远距离观景的场景,通过“楼头”和“分明”两个词,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时的清晰和明朗。译文: 我站在高楼之上,远远地望着你离去的方向,直到你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
- 怕为他人换将去,马是人非空复情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担心自己会被替换或者替代,暗示诗人对自己被取代的担忧。同时,“马是人非”也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无奈感,即虽然人和马还在,但人已经不在了。译文: 我怕你被别人代替,就像担心一匹骏马会因为主人的更换而不在。这里的骏马成为了对人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失去重要之人的深深怀念和担忧。
- 亦愁人归马不见,桃花骨换梨花面 —— 这里的“亦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的忧虑情绪。“骨换梨花面”使用了生动的形象比喻,将人的面容比作易逝的花骨朵,暗喻了容颜的易老和生命的短暂。译文: 我也担心你会离开,就像担心你的骏马会因为主人的更换而不在。我的容颜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憔悴,就像春天的花朵逐渐凋零。
- 马足郎心那得凭,试问衔泥紫胡燕 —— 这句诗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通过“马足”象征郎心的移动,而燕子衔泥则象征着爱情的坚韧和执着。译文: 我的思念之情如何能寄托?我试图向天空中的紫胡燕询问答案。这里的紫胡燕成为了爱情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期待。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别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深深忧虑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