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昔与梁生居,辽左烽烟谈笑馀。梁生作书遥与我,此中乃有王郎人不如。
自从辽事溃败罪督死,王郎徒步归乡里。我从燕市遇梁生,不语泪下如流水。
王郎高才举于乡,声名鹊起羽翼长。十年而今得一见,典衣奏伎同飞觞。
酒酣相看意复恶,为君起舞还命酌。督师失守有恒罪,是逆非逆果何若。
此事君应解其故,试望胡沙迷海雾。君来仍主督师家,何以报之前途赊。
去逢梁生为问信,岁荒久客安归耶。他人小恩勿烦受,无乃空作祢衡挝。
【注释】
送王予安还越:送王予安返回故乡,在江南。梁非馨:即梁汾,字非馨,诗人好友。
辽左:指辽地。辽朝旧地。烽烟: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烟火。谈笑余:指边地生活艰苦,但能以谈笑自若处之。梁生作书遥与我:梁汾写信给我。此中乃有王郎人不如:此处的王郎,是诗人的朋友王予安。人不如:与自己比,比不上。
自从辽事溃败罪督死:自从辽国战事败亡后,主将被杀。督死:督战而死。
王郎徒步归乡里:王予安步行着回家乡。
我从燕市遇梁生:我从燕京遇见了梁汾。燕市:燕京,古都名,今北京。
不语泪下如流水:不说话却流下了眼泪。
王郎高才举于乡:王予安很有才华,乡里的人都称颂他。才高八斗:形容人才出众。
声名鹊起:名声迅速上升。
十年而今得一见:十多年来,我才又见到了他。典衣奏伎同飞觞:拿出自己的衣服和乐器,一起饮酒唱歌。典衣:拿出自己的衣服。奏伎:弹奏乐器。
酒酣相看意复恶:喝酒喝到很畅快的时候,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神更加厌恶。意复恶:眼神更厌恶。
为君起舞还命酌:为你跳舞,还要请你喝一杯。为君:为你。起舞:跳舞。
督师失守有恒罪:督战失败有常刑之罪。
此事君应解其故:这件事你应当理解其原因。
试望胡沙迷海雾:试想看看胡地沙漠迷漫的海雾。
君来仍主督师家:你回来还是主持都督府的事务。主都督府:主持都督府事务。
何以报之前途赊:用什么方式来报答他的恩情呢?前途赊:遥远而长久。
去逢梁生为问信:前去拜访梁非馨问个消息。去逢:前往。
岁荒久客安归耶:年成荒歉,长期在外做客的您能平安归来吗?
他人小恩勿烦受:别人对你好的小恩惠,你不要接受得太过分。
无乃空作祢衡挝:岂不是白白地做了祢衡那样的打鼓手吗?祢衡:东汉末文学家、音乐家。挝:击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送别友人王予安还乡的情景和心情。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自然,风格沉郁苍凉,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开头四句,诗人描绘了王予安与梁汾当年在辽地的一段友谊往事。“王郎”是诗人对朋友的称呼,“梁生”则是对朋友的朋友的称呼,“王郎”、“梁生”都是朋友。他们曾在一起谈论时政,议论天下大事,彼此十分了解。但是,如今世事沧桑,国家多难,昔日的知己也各奔东西了。“辽左烽烟谈笑余”,就是这种变迁的真实写照。
中间四句,诗人写自己对这次分手的感慨。“督师失守有恒罪”,是指主战派因战争失利而被朝廷处罚。“王郎徒步归乡里”,是因为战争失利,王郎只好离开军队,回到家乡了。“我从燕市遇梁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诗人在燕京遇见了梁汾。“不语泪下如流水”,是因为分别之情太深,一时难以表达罢了。“十年而今得一见”,是因为分别太久,所以相见时难免百感交集,悲喜交集。“典衣奏伎同飞觞”,是指诗人和朋友一起喝酒唱歌,尽兴地欢聚一堂。这几句,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离别时的无限伤感。
最后四句,诗人写他对朋友离去后的担忧和祝福。“督师失守有恒罪”,是指国家多难,主战派被处罚。“为君起舞还命酌”,是指因为国家多难,主战派被处罚,所以朋友不得不离开朝廷,回归乡里。“督师失守有恒罪”中的“督师”,是指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纲。“是逆非逆果何若”,是指主战派被处罚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坚持抗金,还是因为主张妥协投降。“此事君应解其故”,意思是说这件事你应当理解其中的原因。最后两句,诗人写他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希望朋友在朝廷能够有所作为,为国家多做贡献;同时也祝愿朋友回家乡后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在表现主题方面却十分深刻。诗人通过对过去与朋友的交往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通过对朋友离去时的心情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全诗结构严密,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