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
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
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
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

注释:

  1. 丁戊山人再至予适泛海归:丁戊山人再次来到我处,我正好在泛海而归。
  2. 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离开船时忽然相遇,不知不觉中头发被弄乱了。
  3. 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即使有机会与您相见,也知道没有长久留住世间的念头。
  4. 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身体已经遍布了灵岳的灵气,本性深入到了梵文的缘分之中。
  5. 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不要因为归途和兴趣而动摇,那里就是原来的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重逢之情的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丁戊山人再至予适泛海归”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场景,丁戊山人再次来到诗人的住处,诗人正在泛海而归。这里的“丁戊”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代指,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次句“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情景。他们刚刚告别,突然又相见了,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们的长发都被对方弄乱了。这里的“素发”指的是白发,可能是因为年岁已高,或者是因为长时间离别。
    接着第三句“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有机会与朋友相见,也知道自己没有长久留在这里的念头。这里的“逢君”可能是指和朋友重逢,但也可能表示遇到困难或危险的人。而“住世心”则是指执着于世间的欲望和欲望的心。
    第四句“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他的身体已经被灵岳的灵气所包围,他的本性也深入到了梵文的缘分之中。这里的“灵岳”可能是指一种神秘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种精神境界,而“梵缘”则是指佛教中的缘分。
    最后一句“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不要因为归途和兴趣而动摇,那个地方就是原来的山林。这里的“丹丘”可能是指一种仙境,也可能是指一种精神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