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里归来后,苍生尚系思。
史曾书直谏,人久挹光仪。
逾岭愁风热,携家渡海迟。
想承前席问,还在中兴时。

诗句解析

1 槐里归来后,苍生尚系思。: 这句表达了诗人从槐里(古代地名)归返后,依然牵挂着百姓的疾苦和思念。”槐里”可能是指某地名,而”归来后”则说明诗人刚刚结束一段时间的贬谪或旅行。

  • 关键词:槐里(地名)、归来后、苍生
  • 注释:槐里可能指一个地方的名字,象征诗人的归宿或者旅程的起点。归来后强调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回归后的心境。苍生代表普通百姓,诗人通过这一代词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1. 史曾书直谏,人久挹光仪。: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历史形象和他为官时的正直行为。”史曾书直谏”意味着历史上曾有记载诗人直言进谏的情形,”人久挹光仪”则表明他的品德和风范长久受到人们的敬仰。
  • 关键词:直谏、史、光仪
  • 注释:“直谏”指的是直言不讳地上奏君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挹光仪”则形容诗人的品德和风采被众人所称颂,如同光芒照耀。
  1. 逾岭愁风热,携家渡海迟。: 此句描述了诗人跨越山川,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心情和行动。”逾岭”意味着越过山岭,”愁风热”描绘了旅途中天气炎热带来的不适感,”携家渡海”则说明诗人在途中需要携带家人一同前行,且因为路途遥远感到时间紧迫。
  • 关键词:逾岭、风热、携家、渡海
  • 注释:逾岭表示越过高山大岭,通常指长途跋涉,风热暗示旅途中的自然条件艰苦。携家渡海则显示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旅途的不易。
  1. 想承前席问,还在中兴时。: 最后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的评价。他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回到朝廷,与皇帝坐谈,并且认为那个时代仍在历史的繁荣时期。
  • 关键词:前席问、中兴时

  • 注释:“承前席问”指的是接受皇帝的咨询或对话,表现出诗人渴望参与政治并得到皇帝认可的愿望。“中兴时”则意味着他认为当前的政治环境仍然处于一个良好的时代,有着复兴的机会。

    翻译与赏析

    童御史仲良被贬谪至南海,与隐士刘安元一起游玩倾盖驿亭,诗人即兴赠诗表达对两人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政治环境的乐观预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童御史仲良和刘安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政治局势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情怀的作品。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