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屦穿深竹,牵萝过石桥。
僧来经茂苑,寺古记南朝。
暂住因烽火,将归驾海潮。
谁言缘易断,翻遣别魂销。

【注释】

永兴寺:位于苏州城西灵岩山麓,建于东晋太元年间,是著名的古刹。吴僧:指吴地的高僧福懋。

茂苑:指今江苏无锡一带的园林和别墅区,是当时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南朝:指南朝时期,即公元479年~502年的宋、齐、梁、陈四代。

将归:即将返回。海潮:泛指大海的浪涛。

【赏析】

此为诗人在永兴寺访晤吴僧福懋而作的诗。全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之情。

“敛屦穿深竹,牵萝过石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山林的情景。诗人穿着草鞋,穿过深深的竹林,然后牵着藤萝走过古老的石桥。这里的“深竹”和“石桥”都是自然景物,但它们却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相连。深竹象征着宁静与安详,而石桥则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继续描绘了自己的行程。“僧来经茂苑,寺古记南朝。”这里,诗人提到了吴地的高僧福懋,以及永兴寺的历史背景。茂苑是江南的一个著名园林,而南朝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通过这两个词,诗人展现了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沧桑感。

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因为这些景物而得到满足。“暂住因烽火,将归驾海潮。”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烽火代表着战争和动乱,而海上的波涛则象征着变幻莫测的命运。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诗人用了一个反问句:“谁言缘易断,翻遣别魂销。”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缘分会变得如此脆弱,以至于让人不禁感到悲伤?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吴地的描写和对历史背景的提及,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命运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山水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启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要深思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