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犹故土,信宿亦长途。
水绕羚羊峡,山藏明月湖。
平沙渔火乱,远戍角声孤。
津吏休相问,沧波一钓徒。
《宿端溪口》
风烟犹故土,信宿亦长途。
水绕羚羊峡,山藏明月湖。
平沙渔火乱,远戍角声孤。
津吏休相问,沧波一钓徒。
注释:
风烟犹故土:风烟,指家乡的景色和气息;犹,仍然;故土,故乡的土地。家乡的景象依旧,仿佛就在自己的脚下。
信宿亦长途:信宿,在这里指住宿一晚;长途,漫长的道路。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但旅途依然漫长。
水绕羚羊峡:水绕,水流环绕;羚羊峡,一个地理名称,可能指的是某个峡谷或河流弯曲处。
山藏明月湖:山藏,山里隐藏着;明月湖,一个地名,可能是某个美丽的湖泊。
平沙渔火乱,远戍角声孤。
平沙,平坦的沙滩;渔火,指渔船上的灯火;乱,形容灯火闪烁不定。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渔船上传来阵阵渔火,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远戍,远处的哨所;角声,古代军中用号角指挥军队,这里指号角的声音。孤,形容声音遥远,孤单。这里可能是指边疆的哨所,发出的声音孤独而遥远。
津吏休相问,沧波一钓徒。
津吏,渡口的官员;相问,互相询问。这里可能是指渡口的官员们已经下班回家了,不再过问过往行人的事情。沧波,沧海之波,代指江海。一钓徒,独自垂钓的人。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一个人在海边独自垂钓,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行者宿于端溪口(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时所见所感的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以及个人情感,展现了旅行者的孤独与寂寥,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风烟犹故土,信宿亦长途”以“风烟”开头,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暗示了他即将开始的旅程。这里的“信宿”,意味着短暂的停留,但他的旅途依然漫长。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心情,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水绕羚羊峡,山藏明月湖”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观。水流环绕着羚羊峡,山里隐藏着明月湖,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颈联“平沙渔火乱,远戍角声孤”则是对诗人所见人文环境的描绘。平沙之上,渔船上的灯火闪烁不定,远处的哨所传来的角声显得那么孤独。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人间烟火的感慨,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尾联“津吏休相问,沧波一钓徒”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渡口的官员已经下班回家了,不再过问过往行人的事情。而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海边,垂钓于沧波之上,成为了一名孤独的钓徒。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烟火的感慨;既有对孤独与寂寥的表达,也有对坚韧与不屈的歌颂。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又让人对旅行者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