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不为苍生起,陇兆俄惊白马悲。
淮海军储飞挽日,茂陵词赋谢归时。
论功合上云台画,纪实应存太史碑。
玉树传家知不愧,生刍何处寄遐思。

【赏析】

此诗为刘大司寇求黄太史碑文而作。诗题下注:“公以御史中丞,出为南康军,未几,复入为大理卿、同知枢密院事。”据此,黄大史即黄干,字信伯,号玉林先生,福建闽县人。南宋初年任大理寺少卿,后升大理卿兼权工部侍郎,因与宰相贾似道政见不合,罢去。

首联两句写黄大史被贬南康军,其弟黄干前来相送。“苍生”指百姓,这里指黄大史。“大庾”在今江西大余东北,为五岭之一。“仆曾拜公于家食”,意思是说,黄干曾在黄大史家中设宴饯别。“附致哀挽之私”,意谓这是黄干对兄长的一片心意。

颔联两句写黄干在途中思念兄长,因而写下挽词。“淮海”泛指中原地区,这里泛指南方。“飞挽日”,意谓日夜兼程,奔赴南方。“茂陵”,汉文帝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谢归时”,意谓辞别之时。“论功合上云台画”,“言黄大史有功绩,应画在云台上(《汉书·张良传》载:留侯谏项羽烧栈道,项羽怒曰:“若一倾侧汉王,奈公等何?”)”,意为黄大史应被画在云台之上。“纪实应存太史碑”,意为记实之事,应记载在太史碑上。“云台画”,指东汉明帝时所建的显明殿画像石。“纪实”,记录事实。“太史碑”,指《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撰的历史著作。

颈联两句写黄干怀念兄长,但兄长却已不在世,所以发出感慨:“玉树”比喻兄弟如树木般高大、坚强。《诗经·卫风·伯兮》:“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郑玄笺:“言我欲见兄,但见兄之尸也。”又《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玉树传家”句承上启下,意思是说家传玉树,世代相传,不愧为高洁坚贞的家族。“生刍”,即新割的草束,用作祭祀用的。“何处寄遐思”,意谓远方的亲人,何时才能把思念寄托呢?“生刍”,指新割的草束,用作祭祀。“遐”,远的意思。“寄”,寄托。

尾联两句写黄氏兄弟虽然天各一方,但却心连心,共同为国效力。“云台”句,用西汉名臣张良、萧何的故事来勉励黄干,希望他在朝廷任职,能为朝廷效力。张良、萧何都是汉朝开国元勋,二人辅佐高祖刘邦打天下,建立汉朝,封为列候,位极人臣。后来两人都辞官隐居山野,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黄干对兄长的缅怀之情,表达了对黄干的劝勉之意和对黄干的同情之心。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