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云路置丹梯,海上诸峰尽觉低。
残雪不消天柱外,晴虹多挂竹林西。
金书镇日烟霞护,石髓何年涧谷迷。
寄语尚平须负笈,琅玕千树待幽栖。
重阳节的前一天,我拜访了欧桢伯的书房,并谈论起西樵山的风景。
谁从云路置丹梯,海上诸峰尽觉低。
残雪不消天柱外,晴虹多挂竹林西。
金书镇日烟霞护,石髓何年涧谷迷。
寄语尚平须负笈,琅玕千树待幽栖。
逐句释义:
- 谁从云路置丹梯,海上诸峰尽觉低:谁从云路置丹梯,是谁在云端架设着梯子,使海上的山峰显得更低。
- 残雪不消天柱外,晴虹多挂竹林西:残雪没有融化,仍然悬挂在天柱山之外;晴天时,彩虹常挂在竹林的西边。
- 金书镇日烟霞护,石髓何年涧谷迷:金书整天受到烟雾和霞光的保护;石髓何时会迷失在溪谷中?
- 寄语尚平须负笈,琅玕千树待幽栖:请告诉尚平,他必须背着书箱(去求学);等待他的是琅玕山上的千棵树,等待着他在那里过着宁静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前一日拜访友人欧桢伯书房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西樵山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山林生活的喜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