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龙变起舆图,弓剑千秋在鼎湖。
玉座春风花自落,铁衣明月夜常趍。
九关烽火连鱼钥,七萃戎臣尽虎符。
何事南方劳旰食,丈夫还忆射桑弧。
【注释】:
当年:指开元盛世。龙变:比喻帝王之兴衰,喻张助甫之南都。起:出现。舆图:指国运。弓剑:指代帝王之权力。千秋:千年。鼎湖:古代帝王葬于山名,此处泛指帝王之墓地。玉座:帝王之座位。春风:春风吹花。落:落下。铁衣:铠甲。明月:指月亮。趍(zhú):快走、急行。九关:指九重宫门。鱼钥:古时宫门的铜锁。七萃:指唐睿宗时所置的七个都督府。戎臣:指将军或武将。虎符:古代皇帝授予将军或将帅兵权和调动军队的凭证。何事:为何?南方:指南方,这里指代张助甫被贬之地。劳旰食:使君王忧心忡忡。丈夫:指张助甫自己。还忆:回忆。射桑弧:古人以桑木为弓,用弧来射,此处借指张助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寓于对友人的劝勉之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全诗四句二十字,语简意丰,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
开头两句说:昔日玄宗皇帝登龙飞升,开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局面(当年);如今皇帝驾崩,国家又出现了动乱(弓剑千秋在鼎湖)。诗人运用“龙”、“帝”等典故,巧妙地烘托出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
第三句写皇帝驾崩后,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只有皇帝生前喜爱的花卉依然盛开着。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张助父的关切之情,也暗含了对张助父的安慰和勉励之意。
第四句写张助父南迁之后,虽然身居异域,但仍然怀念皇帝当年的恩宠和对自己的器重。这既是对张助父的劝勉,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讽刺。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劝勉张助父要为国家效力,不要辜负皇帝对他的期望。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也寄托了他对张助父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又有对统治者的讽刺和谴责。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