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归揽桂丛枝,前席承恩再召时。
历下书成人解颂,上林名重主偏知。
琴尊渐远金茎色,巾舄遥寻玉女祠。
不是关东劳旰食,平台吟望肯相思。
【注释】
1.右史:汉代称御史为“右史”。殿卿:官名。2.揽桂丛枝:摘取桂花,比喻受到皇帝赏识。3.前席:坐近席位(指皇帝座次)。4.历下书成:指代文章已写成。5.上林:即上林苑。6.金茎:皇宫中的铜柱。7.巾舄遥寻玉女祠:指代在洛阳思念故乡。8.关东:指山东。9.旰食:天晚才吃晚饭。10.平台:指宫殿的台阶或楼阁前的平地。11.吟望:指登高远望。12.肯:岂肯,难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许右史殿卿之河南时作。首联写许右史殿卿被皇上赏识,三年后又被召用;二联赞美许右史殿卿文章写得好,上林苑里名声大,又善于弹琴饮酒,三联抒发诗人对许右史殿卿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以送别许右史殿卿为主题,通过送别之际的交谈,写出了诗人对许右史殿卿的赞赏之情,以及对他的思念之意。首联“三年归揽桂丛枝,前席承恩再召时”,表现了许右史殿卿受到皇上的赏识,三年后又得到了皇上的再次召见,这既是对他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努力工作的肯定。二联“历下书成人解颂,上林名重主偏知”,则是对许右史殿卿文才的赞扬,他的文章写得好,上林苑里名声大,又善于弹琴饮酒,这些都是他的优点。
最打动人心的还是第三、四句“琴尊渐远金茎色,巾舄遥寻玉女祠”。“琴尊渐远金茎色”形容许右史殿卿与自己渐行渐远,而自己则越来越思念他。“金茎色”既指皇宫中华丽的金茎(铜柱),也暗指皇帝。“巾舄遥寻玉女祠”是说许右史殿卿在洛阳思念故乡,而自己却远在长安。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最后两句“不是关东劳旰食,平台吟望肯相思”,则是对许右史殿卿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不是关东劳旰食”是指许右史殿卿在关东(指山东)工作,辛苦劳作,而诗人却在长安过着悠闲的生活,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更加思念许右史殿卿。“平台吟望肯相思”则是说诗人在登上高台远望之时,心中充满了对许右史殿卿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许右史殿卿的场景描绘和对话形式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思念之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