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残岁两相催,故国东看斗柄回。
一榻每依僧舍下,五言多向郡斋裁。
滩声隐坐常惊梦,愁色连天独上台。
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
诗句原文:
客心残岁两相催,故国东看斗柄回。 一榻每依僧舍下,五言多向郡斋裁。
翻译:
岁月匆匆,客居之心如同被两道鞭子驱赶,故土在东方显得愈发清晰,仿佛斗柄的指引般让人心潮澎湃。我每次倚靠的是僧人的小屋,而我的诗作则常常被送到州郡的书房进行修改。
注释:
- 客心残岁:形容自己因漂泊在外而对家乡的时间流逝感到感慨。
- 两相催:暗示内心的焦虑和时间的紧迫感。
- 斗柄回:斗柄指向东方,象征着季节的变迁,这里指时间在流逝。
- 一榻:指诗人的床,也象征他的生活状态。
- 僧舍下:可能是指诗人在僧侣的指导下读书或创作。
- 五言:指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简洁而富有节奏。
- 郡斋裁:指的是在官府中工作,负责撰写公文和诗歌等文稿。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在赴抚州治所途中所作,他在旅途中偶见梅花盛开,触发了归乡之情,遂写下了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梅花盛开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感氛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之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