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榻疏灯对浊醪,朱弦切切为君操。
铜龙细咽孤城思,银汉晴翻万里涛。
鸿雁将归书懒寄,芙蓉销落兴无聊。
佳人白苎休相怨,共倚南楼看月高。
《中秋傅逊之见过小楼》是明朝诗人黎民表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在小楼上观赏月亮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短榻疏灯对浊醪”:描述了一个简陋但温馨的小楼内,灯光摇曳,与浊酒相配的宁静夜晚。
“朱弦切切为君操”:表明这是一首应景而作的诗歌,以乐器中的琴瑟比喻友情,强调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铜龙细咽孤城思”:通过铜龙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故乡或所处之地的深切思念。
“银汉晴翻万里涛”:银汉指银河,晴翻即晴朗翻腾,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景象,暗喻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鸿雁将归书懒寄”:鸿雁即将南飞,诗人却懒得写信,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芙蓉销落兴无聊”:用芙蓉的衰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现出一种失落和颓废的情感。
“佳人白苎休相怨”:劝慰友人不必因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共倚南楼看月高”:共同站在南楼上赏月,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情、抒发友情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志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