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童年已拜郎,殿前扶侍有辉光。
冶城高会群公在,白首山林引目长。

【注释】

江夏:今湖北武昌。欧,姓。

虞部公:即虞集,号伯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好友欧游时,又想起了他的祖父虞部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江夏童年已拜郎”,回忆少年时代的一次经历,当时作者在江夏做官,年青有为,受到百姓的拥戴和爱戴。这句中的“拜郎”是说受百姓的爱戴,而“拜郎”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百姓对作者的拥护与支持。

二句“殿前扶侍有辉光”。说的是作者年轻时曾在殿中担任小官,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三句“冶城高会群公在,白首山林引目长”。这里所说的“冶城”指的是南京秦淮河畔的冶城,当年这里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一片废墟;这里所说的“群公”指的是当时的朝臣们,他们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各种宴会,现在都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诗人站在废墟上,眺望着远方的青山绿水,思绪万千。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