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吴素趫悍,颇闻侠烈风。
咄哉要离子,乃为万夫雄。
怯弱众所咍,伍胥明其忠。
锋刃雠所爱,草芥捐微躬。
持茅执几殆,入水术当穷。
奈何殒强敌,天幸成此功。
求名固已谬,轻生诚鲜终。
乘舟愧范蠡,首丘感梁鸿。
腐骨已蔓草,英气犹长虹。
惟有兴亡迹,千秋悲甬东。
【注释】
趫:轻捷。
侠烈风:指刺客的义烈之风。
咄哉:赞叹之声。
万夫雄:指要离为报恩雪冤而杀庆忌,声震天下,成为万人之雄。
伍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曾助阖闾伐楚,破楚于柏举。后被谗言所害。
锋刃雠所爱:仇家因要离而恨他入骨。
草芥捐微躬:要离以身殉义,弃小我成大公。
持茅执几殆:拿着茅草,抱着几案,几乎被淹死在水中。
天幸成此功:上天保佑,成就了这一壮举。
求名固已谬:追求功名本来就是错误。
轻生诚鲜终:轻易地赴死,实在少见。
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隐退,改名为鸱夷子皮,泛舟五湖。
首丘:传说中土丘,是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梁鸿:东汉人,与妻子孟光相敬如宾,隐居在霸陵山(今陕西长安县北)上。
兴亡迹:国家兴盛时的足迹和衰亡时的踪迹,即成败史迹。
甬东:即甬上。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带,这里指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的地带。
【译文】
吴越历来轻快骁捷,听说有侠义义烈之风。
啊!要离,你真是万人之雄,为报答恩德而杀了仇人。
懦弱胆小的人,都嘲笑他的怯懦,伍子胥却证明他忠诚。
用锋利的刀刃对付仇敌,就像把草芥一样,自己甘愿牺牲性命。
拿着茅草抱着几案,几乎溺水而死,这是水中求生的本领。
可惜呀,他死于强敌之下,上天却让他成就了这番事业。
求取功名本来就是错误的,轻易地去送命,实在是少见。
乘坐木船惭愧不如范蠡,想到故土心绪凄然,想起朋友就感伤不已。
尸身已经腐烂,长出蔓草;英气犹自长虹,犹如一道长虹横亘天际。
只有那些国家的兴亡史迹,让人感到悲痛不已,仿佛还萦绕在甬东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社中分咏要离》组诗的总题。全诗共八句,内容上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四句写要离的侠义精神及报国之志,第二层两句写要离的为人和处境,第三层两句总结前二层之意,并抒发感慨。
开头四句“勾吴素趫悍,颇闻侠烈风。咄哉要离子,乃为万夫雄。”勾吴,泛指南方吴国;趫,通“捷”,这里指敏捷、轻捷。这句意思是说吴地自古就以轻捷闻名,人们也听说那里有侠义之风。“咄哉”二字是赞叹之声,表明作者对要离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万夫雄”三字则表明要离的英勇非凡,足以让万人为之侧目。
接下来四句“怯弱众所咍,伍胥明其忠。”意思是说虽然要离勇武超群,但因为性格懦弱,所以常受众人非议,然而伍子胥的忠义却是有口皆碑。
“锋刃雠所爱”四句,是说要离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心怀天下,为正义而战,不惜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仇敌。“草芥捐微躬”则是说要离视自己的生命如草芥一般微不足道,他愿意为了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持茅执几殆”一句则表达了要离临危不惧、勇敢抗争的精神风貌。“入水术当穷”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要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场面。
“奈何殒强敌”四句,是对前面所叙述的壮举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要离不幸遭遇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要离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精神的赞扬与敬佩。
最后两句“乘舟愧范蠡,首丘感梁鸿。”则是诗人对要离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悟与反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离虽然曾经拥有过辉煌的成就(乘舟),但他最终选择离开世俗的生活,回归自然(首丘),这种选择令人深感惋惜。同时,这也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的另一位贤士梁鸿夫妻的事迹——他们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过着清苦但充满诗意的生活。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虽然与要离不同,但却同样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要离这一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风采与品格。同时,诗人通过这首作品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认同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人生境界的向往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