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州墨竹曾传谱,东吴夏卿亦其伍。
常扫风枝及雨叶,世人往往倾赀取。
此幅离奇动万竿,烟岚灭没蛟龙蟠。
碧鲜下拂彪池浅,翠葆阴生洞壑寒。
天籁刁骚忽然起,水意山情落棐几。
窗前作赋戛金声,林下挥觞助玄理。
烦襟俗状借解纷,始知不可无此君。
写真已足轻尺璧,何况溪边十亩云。
愿君宝之勿轻掷,城南僦舍胜泉石。
藉苔瀹茗时展观,洗予肮脏风尘色。
夏仲昭万竿烟雨图为刘仲恭题
洋州墨竹曾传谱,东吴夏卿亦其伍。
常扫风枝及雨叶,世人往往倾赀取。
此幅离奇动万竿,烟岚灭没蛟龙蟠。
碧鲜下拂彪池浅,翠葆阴生洞壑寒。
天籁刁骚忽然起,水意山情落棐几。
窗前作赋戛金声,林下挥觞助玄理。
烦襟俗状借解纷,始知不可无此君。
写真已足轻尺璧,何况溪边十亩云。
愿君宝之勿轻掷,城南僦舍胜泉石。
藉苔瀹茗时展观,洗予肮脏风尘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诗中以“夏仲昭万竿烟雨图”为题,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画面中,万竿烟雨交织,仿佛蛟龙盘旋于山间,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诗人通过对画面的细致观察,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联“洋州墨竹曾传谱,东吴夏卿亦其伍。”表明这幅画是来自洋州的墨竹,曾经在历史上有记载。同时,也提到了画中的主人公夏卿,他是东吴人。这两句既表达了画作的来源和背景,又暗示了画中人物的身份和文化背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常扫风枝及雨叶,世人往往倾赀取。”描述了画家常常清理画中的风枝雨叶,但世人却常常为了追求名望而不惜重金购买他的画作。这一细节展示了画家的高洁品质和他与世俗之间的鲜明对比,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颈联“此幅离奇动万竿,烟岚灭没蛟龙蟠。”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景象。诗人用“离奇”一词来形容画中的景色,让人不禁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场景。而画中的烟岚和蛟龙则显得神秘莫测,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故事。
尾联“烦襟俗状借解纷,始知不可无此君。”则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领悟。在这里,诗人将画比作一位能够帮助自己解脱困扰的朋友,也意味着他认识到了画的价值所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绘画的喜爱和对绘画的珍视之情。
最后两句“写真已足轻尺璧,何况溪边十亩云。”则再次强调了画作的价值。诗人认为,即使是真实的玉石也不如画作珍贵,更何况还有那美丽的溪边景色呢!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独特风格。诗人不仅关注画面的艺术表现,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交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