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阔尘沙外,天寒霜露中。
燕云常少日,朔气自兼风。
梦断南栖鸟,愁随北向鸿。
淹留忆攀桂,辛苦叹飘蓬。
注释:
- 地阔尘沙外,天寒霜露中。
- 燕云常少日,朔气自兼风。
- 梦断南栖鸟,愁随北向鸿。
- 淹留忆攀桂,辛苦叹飘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诗人以“北征”为题,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地阔尘沙外,天寒霜露中。”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边塞景色。大地辽阔,尘土飞扬,天空寒冷,霜露满布,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这种景象常常出现在边塞地区,让人联想到战火纷飞、烽火连天的战场。
第二句“燕云常少日,朔气自兼风。”则是进一步描述了边疆地区的气候特点。这里的“燕云”指的是燕子在北方的天空中飞翔的景象,而“朔气”则是指北方特有的寒冷气息。诗人用“常少日”来形容北方的天空很少有阳光照耀,给人一种阴暗、沉闷的感觉;而“自兼风”则是指这种寒冷的气息常常伴随着风刮来,让人感到冷冽刺骨。
第三句“梦断南栖鸟,愁随北向鸿。”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抒发。这里的“梦断”指的是诗人在梦中也常常想到远方的家乡,但最终却被迫离开;而“愁随北向鸿”则是指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就像那向北飞翔的大雁一样,无法停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无奈。
第四句“淹留忆攀桂,辛苦叹飘蓬。”则是诗人对自己在边塞生活的总结。这里的“淹留”指的是长时间的停留,无法回到家乡;而“忆攀桂”则是指诗人曾经渴望能够在家乡的桂花树下度过美好时光;而“辛苦叹飘蓬”则是指诗人在边塞生活中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感叹自己的漂泊无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在边塞生活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色和诗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