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馆瀛洲丽,新花菡萏香。
红衣迷日色,翠盖写波光。
雨过金塘湿,风生石槛凉。
客来修竹下,回首见潇湘。
【注释】:
瀛洲: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这里泛指仙境。
菡萏:荷花的别称。
红衣:荷花的颜色是红色,这里代指荷花。
翠盖:绿色的荷叶。波光:水面上的反光。
修竹:竹子的一种,高耸入云,这里比喻客人。潇湘:湖南地名,这里指代诗人所居之地。
赏析:
此诗以陈真行为题,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画面。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雅清丽,充满了生活气息。
第一句“别馆瀛洲丽”,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别馆位于瀛洲之上,环境优美。这里的“瀛洲”是神话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象征着仙境。诗人用“别馆”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句“新花菡萏香”,诗人接着描述了眼前的景色。新花盛开,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新花”指的是荷花,而“菡萏香”则是对荷花香气的描绘。
第三句“红衣迷日色”,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红色的荷花仿佛是穿着红衣的美人,美丽动人。这一句既展现了荷花的颜色之美,又赋予了它以人的形象,使得画面生动起来。
第四句“翠盖写波光”,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姿态。绿色的荷叶如同翠绿的盖子,映照出水面的反光。这一句既展现了荷花的形状之美,又赋予了它以物的形象,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第五句“雨过金塘湿”,诗人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雨水过后,金塘的水变得湿润,仿佛是被雨水打湿过的一般。这一句既展现了雨后的美景,又为下一句的描绘做铺垫。
第六句“风生石槛凉”,诗人描绘了风过石槛带来的清凉。微风吹过石槛,带来了一丝凉意,让人感到舒适。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第七句“客来修竹下,回首见潇湘”,诗人描绘了客人的到来。客人站在修长的竹子下面,回首望去,可以看到远方的潇湘。这一句既展现了客人的风采,又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陈真行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