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月华照耀琉璃障,雾影氤氲玳瑁梁。
可怜豪侈谁能似,可怜行乐心无已。曲罢频移歌舞筵,醉后重游灯火市。
月市星衢游未遍,东城南陌时相见。妖童绣勒五花马,倡女银车九华扇。
妖童倡女繁华子,双去双来帝城里。粉色偏从月下明,衣香故向风前起。
调笑行歌欢未阑,浮影流光夜遽残。朝来试过狭邪路,堕靥飘花那忍看。
诗句翻译
1 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月华照耀琉璃障,雾影氤氲玳瑁梁。
- “龙膏凤炬”:形容灯火的辉煌和明亮如龙凤般的火焰;“蕙火兰烟”:指用蕙草和兰花熏制的香气;“月华”:月亮的光芒;“琉璃障”:用琉璃制作的屏障,这里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建筑;“雾影氤氲”:烟雾弥漫的景象;“玳瑁梁”:玳瑁色的屋梁。
- 可怜豪侈谁能似,可怜行乐心无已。曲罢频移歌舞筵,醉后重游灯火市。
- “豪侈”:奢侈浪费;“行乐”:享乐;“曲罢”:乐曲结束;“频移”:多次移动,即换地方跳舞或喝酒;“灯市”:元宵节夜晚人们聚集在灯会的地方游玩;“东城南陌”:城南的小路上;“妖童绣勒五花马”:形容骑马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五花马;“倡女银车九华扇”:形容女子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拿着九扇华美的扇子。
- 月市星衢游未遍,东城南陌时相见。妖童绣勒五花马,倡女银车九华扇。
- “月市星衢”:夜晚明亮的街道;“游未遍”:还没有玩遍;“东城南陌”:城南的小路上;“妖童”:美丽年轻的男子;“倡女”:擅长唱歌的女子;“绣勒”:用丝绸制成的马缰;“五花马”:装饰华丽的马;“银车”:装饰精美的车子;“九华扇”:扇子上绘有九种花朵。
- 妖童倡女繁华子,双去双来帝城里。粉色偏从月下明,衣香故向风前起。
- “繁华子”:年轻而美丽的女子;“双去双来”:指男子和女子相互陪伴,来回走动;“粉色”:女子皮肤的颜色;“月下明”: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衣香”:衣服散发出的香味;“风前起”:在风中飘动。
- 调笑行歌欢未阑,浮影流光夜遽残。朝来试过狭邪路,堕靥飘花那忍看。
“调笑行歌”:男女之间的调笑和歌唱;“欢未阑”:欢乐尚未结束;“浮影流光”:时间流逝,光影变幻;“坠靥”:指女子脸上的酒窝或者痣,这里比喻为落花;“那忍看”:怎么忍受看到这样的场景。
关键词注释
“龙膏凤炬”、”蕙火兰烟”:描述节日的灯火辉煌。
“月华照耀琉璃障”、”雾影氤氲玳瑁梁”:描绘夜晚的美景。
“可怜豪侈谁能似”、”可怜行乐心无已”:表达对奢华生活的无奈和对游乐的痴迷。
“曲罢频移歌舞筵”、”醉后重游灯火市”:描述人们在节日中的狂欢活动。
“妖童绣勒五花马”、”倡女银车九华扇”:形容节日中人们的装束华丽。
“月市星衢游未遍”、”东城南陌时相见”:描述人们在节日中的游逛。
“浮影流光夜遽残”:形容夜晚的快速流逝。
“朝来试过狭邪路”、”坠靥飘花那忍看”:描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夕(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繁华和人们的欢乐情绪。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元夕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