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佳丽地,春日艳阳年。共爱元宵好,争歌明月篇。
元宵明月满蓬莱,春色先从上苑来。千门宛转银屏隔,万户参差金锁开。
千门万户连双阙,彩女新妆踏明月。映牖窥窗态转多,含娇凝睇情无歇。
正逢春日爱芳菲,复值春宵缝舞衣。灯光斜照珊瑚枕,香气空薰云母扉。
此时天子盛遨游,离宫别馆足风流。才开凤岛张灯架,更起鳌山结彩楼。
彩楼岧嵽鳌山侧,复道交衢对南北。万烛翻疑白日光,千灯却乱春星色。
春星暗霭迷烟雾,仙御分明见天路。空里翩翩翠盖飞,云中冉冉鸾舆度。
翠盖鸾舆千万骑,伐鼓金动天地。御仗层层锦绣围,广场队队鱼龙戏。
就中别有王侯客,三三五五长安陌。夜夜经过许史家,朝朝游戏金张宅。
金张许史斗骄奢,金灯玉带剪春纱。鸳鸯比翼玟瑰树,翡翠双栖菡萏花。

解析:

第一联:“皇都佳丽地,春日艳阳年。”

  •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元宵节时皇都的美景和春天阳光明媚的情景。
  • 赏析:诗人通过“皇都佳丽地”和“春日艳阳年”两个词组,展现了节日气氛中的华丽场景与温暖天气。

第二联:“共爱元宵好,争歌明月篇。”

  • 注释:这两行表达了人们共同喜爱元宵节以及争相歌唱有关月亮的诗歌或歌曲的情感。
  • 赏析:此联体现了元宵节的文化意义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热爱。

第三联:“元宵明月满蓬莱,春色先从上苑来。”

  • 注释:这两句描绘了元宵节时月光照耀下的美景,特别是来自上苑(皇宫园林)的春光。
  • 赏析:通过使用“满蓬莱”和“先从上苑来”,诗人传达了元宵节夜晚月亮光芒四溢,如同仙境一般的美丽画面。

第四联:“千门万户连双阙,彩女新妆踏明月。”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节日夜晚的街道景象,以及宫女们新妆打扮、在月光下行走的情景。
  • 赏析:此联不仅展示了节日的热闹氛围,也描绘了女性角色在节日中的独特地位和装扮。

第五联:“正逢春日爱芳菲,复值春宵缝舞衣。”

  • 注释:描述了春天里人们喜爱美丽的花朵,同时在节日夜晚忙着制作舞蹈服装的情景。
  • 赏析: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达了春天的美丽以及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六联:“灯光斜照珊瑚枕,香气空薰云母扉。”

  • 注释:描绘了节日夜晚,人们使用珍珠做成的枕头和用云母装饰的门扉。
  • 赏析:这句诗通过使用贵重材料来强调节日的奢华与精致,同时也反映了节日的富足与欢庆气氛。

第七联:“此时天子盛遨游,离宫别馆足风流。”

  • 注释:描述了皇帝在节日期间的盛大游历,以及各离宫别馆的繁荣景象。
  • 赏析:通过这一描述,诗人展现了皇帝的威仪和节日的壮观场面。

第八联:“才开凤岛张灯架,更起鳌山结彩楼。”

  • 注释:描述了节日中各种建筑的装饰与开启。
  • 赏析:此句展现了节日庆祝活动中建筑装饰的多样性和节日气氛的热烈。

第九联:“彩楼岧嵽鳌山侧,复道交衢对南北。”

  • 注释:描绘了节日期间,彩楼高耸和鳌山壮观的建筑特征。
  • 赏析: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节日庆典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宏大和美丽。

第十联:“万烛翻疑白日光,千灯却乱春星色。”

  • 注释:描述了节日灯火璀璨,光线强烈,使得天空中的星光似乎被遮蔽。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节日夜晚的光彩夺目和辉煌。

第十一联:“春星暗霭迷烟雾,仙御分明见天路。”

  • 注释:描绘了夜空中的星星虽然微弱但清晰可见,如同仙界之路。
  • 赏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神秘而美丽天空的向往。

第十二联:“空里翩翩翠盖飞,云中冉冉鸾舆度。”

  • 注释:描述了天空中飞翔的翠绿色鸟和云雾中缓缓移动的鸾形车辆。
  •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气息,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梦幻。

第十三联:“翠盖鸾舆千万骑,伐鼓金动天地。”

  • 注释:描绘了成千上万的翠绿色鸟儿和銮车组成的队伍,以及它们引起的天地共鸣。
  • 赏析: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了节日庆典的声势浩大和人们的兴奋情绪。

第十四联:“御仗层层锦绣围,广场队队鱼龙戏。”

  • 注释:描述了节日中皇家仪仗和表演队伍的景象。
  • 赏析:这些细节描绘了节日庆典的规模和丰富性,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繁华与活力。

第十五联:“就中别有王侯客,三三五五长安陌。”

  • 注释:特别提到了一些尊贵的宾客,他们在长安的街头巷尾经过。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节日不仅是皇室贵族的活动,普通民众也在其中享受着快乐时光。

第十六联:“夜夜经过许史家,朝朝游戏金张宅。”

  • 注释:描述了贵族家庭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如何参与节日活动。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贵族阶层对于节日的积极参与和享受,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十七联:“金张许史斗骄奢,金灯玉带剪春纱。”

  • 注释:描绘了贵族之间相互竞争奢侈的场景,用金灯和玉带来形容他们的富贵。
  • 赏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贵族生活方式的一种批评或讽刺。

第十八联:“鸳鸯比翼玟瑰树,翡翠双栖菡萏花。”

  • 注释:描述了两种珍贵植物——鸳鸯和翡翠——的美丽及其和谐相处的画面。
  • 赏析:这些植物象征着爱情、和谐与美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皇都元宵节的描述,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欢乐,同时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节日的奢华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