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
日长亭馆人初散,风细秋千影半斜。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杨花。
玉楼有客犹中酒,笑拨沉烟索煮茶。
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
日长亭馆人初散,风细秋千影半斜。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杨花。
玉楼有客犹中酒,笑拨沉烟索煮茶。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
- 关键词:红杏、萧墙(篱笆)
- 注释: 红杏和翠柳构成了春天的生动画面,而高耸的院墙和紧闭的大门则象征着隐秘或隔离,可能暗指某种不公开的秘密或隐私。
- 赏析: 此句通过色彩对比和空间设置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稍带谜团的氛围,引人猜测这围墙之后所隐藏的故事。
- “日长亭馆人初散,风细秋千影半斜。”
- 关键词:亭馆、秋千
- 注释: 随着日头升高,人们开始离开亭馆,享受闲暇的时光;而微风拂过的秋千,其影子在斜阳下显得有些模糊。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暗示着离别后的寂寞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杨花。”
- 关键词:绿阴、杨花
- 注释: 地面上铺满了春意盎然的绿叶,仿佛在迎接燕子的到来;而一帘晴雪般的杨花,随风起舞,增添了一丝灵动与轻盈。
- 赏析: 这句诗捕捉了春季自然景象中的和谐与美丽,燕子和杨花的互动展现了春天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变幻。
- “玉楼有客犹中酒,笑拨沉烟索煮茶。”
- 关键词:玉楼、客人
- 注释: 客人因饮酒过量显得微醺,而主人则轻松自如地处理着日常琐事,如煮茶。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主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也展示了客人在主人家中放松自在的状态。
综合分析与创作背景
《春词二首》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更深层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在唐代盛世的背景下,诗歌多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常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不经意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欣赏到唐代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