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逊
《琵琶士女》一诗,由明代诗人钱逊所作。其内容如下: 下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学理琵琶。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从学习琵琶的少女到流落商船的经历,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析: 1. 诗句原文: 下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学理琵琶。 自从流落商船上,几度春风怨落花? 2. 诗句翻译: - “下马陵西是妾家”:这里描述了女子的家位于下马陵西,即她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 日长亭馆人初散,风细秋千影半斜。 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杨花。 玉楼有客犹中酒,笑拨沉烟索煮茶。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红杏萧墙翠柳遮,重门深锁属谁家。” - 关键词:红杏、萧墙(篱笆) - 注释: 红杏和翠柳构成了春天的生动画面,而高耸的院墙和紧闭的大门则象征着隐秘或隔离,可能暗指某种不公开的秘密或隐私。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春词二首”,要求考生先解释诗句,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艺术手法。 首先看第一句,“宿霭溟蒙曙色新,牡丹凝露晓妆匀”。这句的意思是说早晨,天空中云烟迷漫,黎明时分,曙光初照
杏花画眉 红杏花开好鸟啼,章台走马未归时。 螺青钿合蛛丝满,谁画春山八字眉。 注释: 1.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景色宜人,花儿盛开,鸟儿欢唱。 2. “章台走马”是古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地方,这里曾经有许多文人雅士聚会、饮酒、赏景的地方。这句诗可能是在说某人刚刚离开章台去别的地方走了一程,还没回来。这里的“未归时”表示他还没有回来。 3. “螺青”是一种用螺壳制作的青色颜料
【注释】 ①班鸠:即布谷鸟。②斗草:女子游戏,以草叶为筹进行赌博。③春心:春天的心境。④紫鸠声歇:指紫鸠的叫声停了。⑤垆烟冷:用“垆”字指烧酒炉上的烟雾已消散。⑥莫雨深:不要下得太大,不要让梨花受潮。 【赏析】 这是写闺中女子因春心而思及游子。 上片起句写女伴寻人。斗草回来后,女伴们又聚在一起玩起了游戏,她们像往常一样地争着赌气,看谁先掷到草筹就算输。但这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胡人醉归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胡人的豪放不羁和英勇无畏。下面我将对每句话进行解析: 1. 貂帽锦靴明绣衣,调鹰射虎捷如飞。 注释:貂帽指的是古代胡人的帽子,通常用貂皮制作,色彩鲜艳;锦靴是指用丝线织成的鞋子,非常华丽。这里的“明绣衣”可能是指穿着华丽的服装。调鹰射虎捷如飞形容胡人打猎时的敏捷和技巧。译文:貂帽(胡人的帽子)锦绣(华美)的靴(鞋)
【解析】 “望断”意为“望穿”,形容盼望的心情;“伤”为动词,意为“伤心”。 【答案】 译文:我望着窗外的景致,不禁伤心地流下泪来。懒得去撩起湘江边的帷帘。庭院里一片寂静,落花堆积。鹦鹉对着人,似乎也显得有些愁苦不安。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表现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哀怨。首句“望断”二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无限期盼之情,也暗示出她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二句“湘帘懒上钩"
红杏花开好鸟啼,章台走马未归时。 螺青钿合蛛丝满,谁画春山八字眉。
斗草归来女伴寻,游丝飞絮恼春心。 紫鸠声歇垆烟冷,门掩梨花莫雨深。
貂帽锦靴明绣衣,调鹰射虎捷如飞。 紫髯寒作猬毛磔,碧眼夜看霜月辉。 筚篥声中传汉曲,琵琶帐底醉明妃。 更深宴罢穷庐雪,乱拥旌旄马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