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学理琵琶。
自从流落商船上,几度春风怨落花?

《琵琶士女》一诗,由明代诗人钱逊所作。其内容如下:

下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学理琵琶。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从学习琵琶的少女到流落商船的经历,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析:

  1. 诗句原文
    下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学理琵琶。
    自从流落商船上,几度春风怨落花?

  2. 诗句翻译

  • “下马陵西是妾家”:这里描述了女子的家位于下马陵西,即她出生或成长的地方。这里的“妾家”可能指的是她的家世或出身,暗示了她的背景和身份。
  • “十三曾学理琵琶”:这里的“十三”可能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三岁时开始学习弹琵琶。而“曾学理琵琶”则表明了她曾经有过的学习和练习琵琶的经历,显示了她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自从流落商船上”:这句话描述了女子后来的生活状态,她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战争、社会动荡或其他原因)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商船上。商船通常意味着不稳定和漂泊的生活,这反映了她可能面临的困境和不确定性。
  • “几度春风怨落花”: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落花”则代表着春天的结束和凋零。女子在商船上经历了多个春天,但她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得到好转,反而更加感伤和失落。这里的“怨落花”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1. 诗句赏析
  • 首句“下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学理琵琶。”描绘了人物的出身和早年的求学生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背景信息,也透露出其对音乐艺术的痴迷与追求。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才华和志向,同时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 第二句“自从流落商船上,几度春风怨落花?”揭示了人物命运的转折和心境的变化。从原本安稳的生活环境突然转入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使得主人公感到无比的失落与痛苦。特别是“几度春风怨落花”这句,既表达了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却又无法把握的无力感。这种情感的转变对于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至关重要。

钱逊的《琵琶士女》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诗篇,更是一幅描绘生活变迁和社会现实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时代的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