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罅流涓涓,幽香自可怜;
未经尝七碗,几失第三泉。
迹古僧铭在,源深海眼传;
冷然逢夙契,欲去更流连。
【解析】
1.第一句“三耳”,是说三个泉眼。
2.第二句“华严地僻名隐”,是说华严寺在偏远的地方,名字被埋没。
3.第三、四、五句“蟹眼、将军与华严”、“偶过沦茗”,是说偶然路过,喝了这茶。
4.第六句“赋以表之”,是说用诗文来表达。
5.第七句“石罅流涓涓”,是说石缝里的泉水缓缓流出来。
6.第八句“幽香自可怜”,是说泉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7.第九句“未经尝七碗”,是说没有喝到七杯水就走了。
8.第十句“几失第三泉”“迹古僧铭在”,是说差点失去了宝贵的泉水。
9.第十一句“冷然逢夙契”,是说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10.第十二句“欲去更流连”,是说想走又留恋。
【答案】
浯中佳泉,蟹眼、将军与华严而三耳;华严地僻名隐,偶过沦茗,赋以表之:
(1)“三耳”:指三个泉眼。
译文:“三眼泉”的泉水清澈甘美,蟹壳般的石头上的泉水清亮如蟹眼,有将军和“华严”两个泉眼。
(2)“华严”:即“梵天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始建于晋代。
译文:“华严寺”地处偏僻,名气不显,偶尔路过,便品尝了这里的好茶,并赋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蟹眼”“将军”:《晋书·王濛传》载:“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这里借指“将军”。
译文:“将军”的泉水清澈甘美,有蟹壳般明亮的石头,像将军一样勇猛。
(4)“华严”:佛教语,谓佛经所载法界为清净法界。《大智度论》:“若菩萨住于华严世界,即是华藏世界。”
译文:华严寺地处偏僻,名声不显,偶尔路过,便品尝了这里的好茶。
(5)“未”:没有。
译文:没有喝到七碗,就匆匆离去了。
(6)“迹古僧铭在”:《晋书·谢安传》:“谢玄诣安问《毛诗》义,安曰:‘夏商周也。’云:‘吾寻味至此,汝可居吾下位。’谢玄起求挂拂。遂共登南台,抗言理乱,各率弟子数人登台赏眺山水胜处。”此处指寺庙中的石碑。
译文:“将军”的泉水清澈甘美,有蟹壳般明亮的石头,像将军一样勇猛。
(7)“幽香”二句:意思是泉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我却没有喝到七碗,就匆匆离开了。
译文:泉水潺潺流淌,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我没有喝到七碗茶,就匆忙离开了。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游山寺时。诗人游览山寺后,品茗吟诗,对“将军”泉和“华严”寺产生了感情。他赞叹“将军”泉的清澈甘美,赞美华严寺的僻远而名不显,但偶遇此泉时又感叹自己未能尽情品尝其美味,因而写下此诗。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