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
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
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
此自天地罪,何辞于射笞。
哭石石肝崩,哭石石形犛。
山川有至德,衣食人不知。
谢元汴的《哭石交十首》是一组表达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基础信息:
- 谢元汴,明代诗人,其作品《烬言》、《放言》、《霜崖集》等均有收录。
- 《哭石交十首》为其中第一首,表达了对石头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
- 组诗以“哭”字贯穿,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 原文翻译与注释:
- 嗟予如穷鸟,集彼坏木枝(感叹我如同飞向远方的小鸟,栖息在破碎的树枝上)。
- 西北既巳倾,踆足无能支(当西北方向已经倾斜,我无法支撑)。
- 天下悲流血,驱石而鞭之(天下因悲伤而血流成河,驱使人们去打击石头)。
- 石囟化苗鲧,石怪生龙夔(石头的形态变成了像大禹的父亲鲧一样的形象,而石头的怪象则孕育了龙的化身夔)。
- 赏析:
- 这组诗歌以“哭”字作为中心主题,通过比喻手法,将石头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引发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思索,体现了谢元汴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谢元汴的《哭石交十首》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探索和自然美的赞美。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与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哲学意义,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学、渴望理解生活和世界的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