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草亦可食,何用死芙蕖。
媚蝶亦可佩,何用老砗磲。
纳趾天地内,局蹐似籧篨。
西山有发鸠,东门有爰居。
古之精洁士,济涉慎衣袪。
众人贵艾服,君子鄙意初。
岂以三寿朋,而易七香车。
痛哉穷老翁,倏如宿蘧庐。
剪纸作天问,悲风卷素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 佞草亦可食,何用死芙蕖。
- “佞草”指的是谄媚的人或事,而“芙蕖”(即莲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纯洁的事物。这里表达了一种讽刺,即使谄媚之人也可以像莲一样生存,不必过于追求死亡。
- 媚蝶亦可佩,何用老砗磲。
- “媚蝶”指的是美丽而善于取悦他人的蝴蝶,而“砗磲”(即大贝壳)常用来象征高贵、奢华之物。此处表达了一种反讽,即使美丽而善于取悦的人(即媚蝶)也可以像砗磲一样拥有财富和地位,不必过分迷恋奢华。
- 纳趾天地内,局蹐似籧篨。
- “纳趾”是指跪拜于地以示敬意,“籧篨”是一种古代的礼帽。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就像跪拜于地、低头弯腰的样子,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 西山有发鸠,东门有爰居。
- “发鸠”和“爰居”都是传说中的鸟名,分别指燕子和鹤。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两种鸟类的赞美,它们象征着自由和高洁。
- 古之精洁士,济涉慎衣袪。
- “精洁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在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行为。这里的“济涉”是指渡河过河,“慎衣袪”是指小心谨慎地穿好衣服。这句话强调了古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形象。
- 众人贵艾服,君子鄙意初。
- “艾服”是指以艾叶为原料的衣服,古代常用于祭祀或礼仪场合。这里的“众人”指的是普通人,“君子”则是指品德高尚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比,即普通人过于追求名利,而品德高尚的人则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 岂以三寿朋,而易七香车。
- “三寿朋”指的是长寿的朋友,而“七香车”则是富贵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感慨,即有些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而忽略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 痛哉穷老翁,倏如宿蘧庐。
- “穷老翁”指的是贫穷的老人,“宿蘧庐”则是指睡在简陋的屋子里。这里的“倏”是突然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对贫困老人的同情和关注,他们的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却依然坚持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
- 剪纸作天问,悲风卷素旟。
- “剪纸作天问”是指将纸剪成各种形状,用来表达对自然或人生问题的困惑和思考。这里的“悲风卷素旟”则是指悲伤的风吹动着白色的旌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困惑,他试图通过剪纸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