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朋友,左儒享盛名。黄祖杀祢衡,万古伤人情。
怒作蛟龙吼,剑声何不平。剑声非石声。虞夏忽焉没,安事象鸟耕。
哭石不及舜,舜死梧水清。哭石不及禹,禹死稽山峥。
何有于海童,篡日出妖城。

”`plain

兰为美人魂,石为君子心。

君子多哭石,哭石不成音。

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

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

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

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

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

注释与赏析:

  • 兰为美人魂,石为君子心。君子多哭石,哭石不成音。 此处通过兰花象征美丽的女子,而石头则代表君子的高尚品格。君子因对石头的哀悼而无法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及悲痛之情。
  • 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 这里强调即使面对凋零的花也不能表达哀伤,因为花的美丽只是瞬态的消逝。天地的毁灭和古代服饰的破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 描绘了一个非凡人物抱着冰而死的场景,以及古木上长出的苔藓,都体现了一种悲壮的美。这里的“龙亦沉”可能指的是龙的消失或是被压抑的愤怒的象征。
  • 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 描述了石头具有独特的气节和灵魂,无法被外界侵扰。通过对石头的哀悼,诗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哀。

谢元汴通过《哭石交十首》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哀悼。他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深刻的哲理,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英杰的敬仰和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更是对人性中高尚品质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谢元汴成功地将个人的悲痛转化为对更广泛主题的艺术探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

译文:
兰是美人的灵魂,石是君子的内心。
君子多哭石,因为石不能成为他们的音乐。
哭石不为花哭泣,因为花朵的消亡并不是真正的悲伤。
天地一旦毁坏,古老的衣裳在裂缝中破碎。
奇异的人物抱着冰而死,剑去后龙也沉入深渊。
古老的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地下的草木显得格外森严。
石头的气质无法平息,它的精神也无法侵犯。
由此引发的悲伤使我痛哭,仿佛死去的鬼魂打开了心扉。

分析:
这首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展现自然与人的复杂关系。通过“兰”与“石”的象征意义,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但短暂之物的哀叹。诗中多次提到的“哭”字强调了人类的情感反应与自然界的无情之间的冲突。这种对立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多层次——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此外,通过使用历史典故和象征性的事物(如奇人、剑、龙),诗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哲学探讨,反映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以及对人性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