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风高冷欲凝,近阳楼阁怯先登。
浑河水落初尝骑,漕驿星驰已报冰。
上将驱麾还笔札,内庭恩渥但金缯。
深愁薄力知何赖,浊酒新寒漫不胜。
【解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十一月,诗人自江陵还长安途中。首联“十月风高冷欲凝,近阳楼阁怯先登。”写初冬的寒意。十月,正是深秋末冬初之时;此时,天气寒冷,霜降雪降,万物凋零,百草凋敝,一片萧瑟景象。而人却要在这严寒之中,冒风寒去攀登高楼。这里“怯”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登山时那种忐忑不安、战战兢兢的心理活动。
颔联“浑河水落初尝骑,漕驿星驰已报冰。”写诗人在寒冬中骑马赶路的所见所感。诗人在赴任途中,沿途见了许多景象,有山有水,有花有木,但都不如眼前这浑河之水那样令人感到亲切,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然而,诗人又觉得这浑河之水虽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却也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因为水落之后,行人难以过水,只能涉水而过,十分艰难。诗人在此处用了一个“初”字,既写出了时间上的时间之短促,又突出了季节之早寒。诗人由浑河水落,想到乘船过河之难;又想到驿道之上,星星点点的驿站之间,急如流星的马儿奔跑着送来了封封奏章,告诉说:“冰已经结上了。”这样一想,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国家大事,朝廷政令,都像这驿路上的马儿一样,飞快地奔驰着。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当时奔波劳碌、心系国事、情系百姓的心情;又写出了诗人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之情。
颈联“上将驱麾还笔札,内庭恩渥但金缯。”写诗人在京城任职时的所见所感。上句写将军奉命驱车回京城,下句写朝廷恩泽深厚如金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恩泽”比作金帛,既写出了朝廷对自己赏识有加的恩典厚爱,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激。
尾联“深愁薄力知何赖,浊酒新寒漫不胜。”写诗人在仕途上的无奈与失意。诗人此时正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官位低微,俸禄菲薄,自己虽然身强体壮,但却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心中十分忧愁。此时正值深秋时节,天气寒冷,再加上诗人身体不好,所以喝酒成了他排遣苦闷的方式。他喝的是浊酒,喝的是热酒。然而,由于天气寒冷,喝下去的酒很快便变凉了,喝到身上,使诗人更加惆怅不已。这一联诗句中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古。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段,分为四组。第一段写诗人赴任途中所见所感。第二段抒发诗人到任后的所见所感。第三段描写诗人在京城中的生活情景。第四段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前半部分写景抒情,后半部分叙事写人,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