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千林迥,山连五岭遥。
石崖悬度栈,野树卧通桥。
涧饮犹防蛊,畬耕尽属徭。
夕阳驱瘦马,鬓影漫潇潇。

【注释】

过云洞岭:经过云洞山的岭。

路出千林迥: 走出千树林。

山连五岭遥: 山脉连接着五座大山。

石崖悬度栈: 石崖高耸险峻,人们要走过栈道。

野树卧通桥: 野树横卧在通达桥梁之间。

涧饮犹防蛊: 涧水里还有防蛊毒的水。

畬耕尽属徭: 耕种田地的人都是受徭役的人。

夕阳驱瘦马,鬓影漫潇潇: 夕阳映照下,马显得更瘦小,而自己的头发也显得有些凌乱。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描写了诗人在经过一个山岭时所见所感。

首联“路出千林迥,山连五岭遥”,写诗人在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之后,眼前展现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它一直通向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这里,“路出”与“山连”两个动词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行进中的视觉感受和空间变化。

颔联“石崖悬度栈,野树卧通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象。诗人沿着山路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石崖旁。在这里,他看到了一道悬挂在崖壁上的栈道,以及横卧在道路两旁的一棵棵野树。这两句诗通过对石崖、栈道、野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诗人行进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幅壮美的画面。

颈联“涧饮犹防蛊,畬耕尽属徭”,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行进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这里的“涧饮”指的是流经山路的溪水,而“防蛊”则暗示了当地可能存在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畬耕尽属徭”一句则表达了当时农民们被迫承担徭役之苦的现实情况。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沉重之感。

尾联“夕阳驱瘦马,鬓影漫潇潇”则是对全诗情感氛围的一个收束。在这最后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色以及自己因劳顿而略显消瘦的身影,表达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情感。同时,“漫潇潇”一词也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这种情感更加生动、形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