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明时只布衣,孤坟宿草又斜晖。
尘埃几杖遗书尽,风雨园林旧业非。
九曲月明猿自吊,三山秋晚鹤空归。
多情惟有门前水,春色年年上钓矶。

经郭先生平川旧居

皓首明时只布衣,孤坟宿草又斜晖。

尘埃几杖遗书尽,风雨园林旧业非。

九曲月明猿自吊,三山秋晚鹤空归。

多情惟有门前水,春色年年上钓矶。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蓝智的作品,创作于其晚年。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1. 诗句解读
  • 皓首明时只布衣:描述了诗人年老时依然过着平民生活,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孤坟宿草又斜晖:坟墓中的野草已经枯萎,只剩下夕阳的余晖,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 尘埃几杖遗书尽:岁月沧桑,书籍被遗忘,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消逝。
  • 风雨园林旧业非:曾经繁华的园林现在风雨交加,昔日的行业不再,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和时代的变迁。
  1. 译文
  • 经郭先生(指郭某)在宽阔的平川旧居,
  • 白发苍苍之时仍穿着平民服饰,
  • 孤寂坟头,野草丛生的墓旁又见斜阳。
  • 昔日尘埃覆盖的书卷如今已随风而逝,
  • 风雨侵蚀的园林里,往日的辉煌不再。
  • 深秋时节,月光下的猿猴独自哀鸣,
  • 三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秋日落日之际,归来的白鹤空寂无依。
  • 门前流水依旧多情,年年春天我独自上钓矶。
  1. 赏析
  • 《经郭先生平川旧居》是一首典型的怀古之作,通过描述郭先生的旧居及其周边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 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孤坟宿草”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衰老,“尘埃几杖遗书尽”则表达了知识和文化的消逝。
  • 结尾的“春色年年上钓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持,即使在面对人生的低谷和挫折时,也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历史变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元末明初文学的代表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