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轩俯流水,绿树鸣春禽。
美人发商歌,燕坐调清琴。
白鹤出瑶池,霜毫映秋月。
借尔尘外姿,充君眼中物。
鹤鸣松风动,鹤舞松露晞。
缑山落日闲,华表千年归。
君家好兄弟,一一富文艺。
时危万里心,天远九皋唳。
南寻武夷君,吹箫上青云。
由来鸾凤雏,耻与鸡鹜群。
烟尘暗江海,客鬓年年改。
白鹤望不来,青山久相待。
美人湖上亭,蕙帐风泠泠。
笑煞王右军,空书换鹅经。
诗句
- 华轩俯流水,绿树鸣春禽。
- “华轩”指的是华丽的车轩,这里形容其装饰精美。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宁静。
- “绿树鸣春禽”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和春天的活力。
- 美人发商歌,燕坐调清琴。
- “美人”通常指代美女或才女。
- “商歌”指的是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一种,常用于表达哀婉的情绪。
- “燕坐调清琴”则形容女子优雅地坐在琴旁,弹奏着清音。
- 白鹤出瑶池,霜毫映秋月。
- “白鹤”是神话中的仙鸟,常用来象征高洁和超凡脱俗。
- “瑶池”在神话中是神仙聚居的地方,常用以比喻仙境。
- “霜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笔触如霜,洁白无瑕。
- 借尔尘外姿,充君眼中物。
- “尘外姿”指的是超脱世俗的姿态。
- “眼中物”意味着眼前所见之物,强调了其珍贵和美好。
- 鹤鸣松风动,鹤舞松露晞。
- “鹤鸣”和“鹤舞”都是对鹤优雅姿态的比喻。
- “松风动”和“松露晞”分别描述了风吹过松林时沙沙作响的声音以及松露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
- 缑山落日闲,华表千年归。
- “缑山”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一座山峰,也可能是指一种乐器(古琴)。
- “落日闲”形容夕阳西下时分的宁静与悠远。
- “华表千年归”用华表作为时间的象征,表示历史的变迁和永恒。
- 君家好兄弟,一一富文艺。
- “兄弟”在这里指的是朋友或伙伴。
- “富文艺”表明这些朋友或伙伴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才华。
- 时危万里心,天远九皋唳。
- “时危”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 “九皋”通常指代远处的荒野地带,这里可能用来比喻远方。
- “唳”是一种鸟叫声,这里可能象征着警觉或恐惧。
- 南寻武夷君,吹箫上青云。
- “武夷君”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的高人或贤者。
- “吹箫上青云”用吹箫的意象来表达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
- 由来鸾凤雏,耻与鸡鹜群。
- “鸾凤雏”指的是高贵的凤凰之雏,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 “鸡鹜群”则指的是低贱的家禽群体,用来对比两者的地位差异。
- 烟尘暗江海,客鬓年年改。
- “烟尘暗江海”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混乱景象。
- “客鬓年年改”意味着漂泊生涯使得人们的头发一年年变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流离失所。
- 白鹤望不来,青山久相待。
- “白鹤望不来”表达了白鹤难以见到的遗憾。
- “青山久相待”则是说青山始终在那里等待,象征着不变的信念或期望。
- 美人湖上亭,蕙帐风泠泠。
- “美人湖上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可能是诗人自己的住所。
- “蕙帐风泠泠”形容夜晚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凉爽宜人的氛围。
- 笑煞王右军,空书换鹅经。
“王右军”指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以其书法闻名于世。
“空书换鹅经”可能表示王羲之曾经尝试通过书法来换取鹅肉,但未能成功。
译文
华美的车子俯视着流水,绿树间传出鸟儿的歌唱。
美人弹唱着忧伤的歌曲,静坐在雅致的琴前。
白色的仙鹤从瑶池中飞出,它的羽毛反射着秋夜的月光。
借你的超然物外之姿,装点我的眼前之物。
鹤儿在松林里发出清脆的叫声,仿佛在跳动。
夕阳斜照在缑山上,历经千年仍归于尘土。
你家族中有众多才俊,个个都是文采出众之人。
在这危难之时,我心怀万里之忧,心中充满了忧虑。
向南寻找武夷山的隐士,吹起箫声直冲云霄。
自古以来,鸾凤总是被看作是神的后代,它们不屑与鸡鸭为伍。
烟雾笼罩下的江海,让人感受到世事沧桑,岁月蹉跎。
白发渐渐爬上了双鬓,年复一年都在改变。
白色的仙鹤难以到来,但我心中的青山却始终守候着我。
美人站在湖上的亭子里,蕙帐中传来清风阵阵。
看着王羲之的书卷,他的笑容如此灿烂,以至于让人忘却了一切烦恼。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整体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画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情、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