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世非独立,特避尘俗喧。
所以结孤馆,故投林壑偏。
倦对寒松寐,兴到便登山。
日仄坐松扃,山僧乞食还。
搔首发孤完,此意谁与言。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避开了世间喧嚣,特来此地避世。

所以结孤馆于林壑之中,故投山林幽处。

倦于对寒松之寐,兴至便登山游览。

日仄坐松扃中,山僧乞食还。

搔发以发思乡之情,此意谁与共言。

注释:

  1. 违世非独立:违世,避开世事;独立,独立自主。2. 特避尘俗喧:特意避开尘世的喧闹和嘈杂。3. 故投林壑偏:特意投到山林幽静的地方。4. 故投林壑偏:特意投到山林幽静的地方。5. 倦对寒松寐:因劳累而对冷松树感到厌烦而入睡。6. 日仄坐松扃:在斜阳的照射下坐在松树的门上。7. 此意谁与言:这种思念故乡的心情谁能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家乡后,来到远离尘嚣的山林中隐居生活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的情怀。诗中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首句“违世非独立”,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的决心。诗人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隐居之所,这体现了他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次句“特避尘俗喧”,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厌恶。在这里,“特”字的使用,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
    第三句:“所以结孤馆,故投林壑偏。”这句诗表明了诗人为了寻找心灵的安宁,选择了孤独的隐居生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山林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的亲近。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林中的所见所闻,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如第四句“倦对寒松寐”中的“倦对”,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松树下入睡的情景。再如第五句“日仄坐松扃”,表现了诗人在斜阳下坐在松下的情景,这里的“仄坐”一词,既形容了时间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最后一句“山僧乞食还”,表现了山中和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僧侣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意境和美感。同时,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